有什么样的考核,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什么样的发展。干部考核,犹如对干部进行“体检”,“体检”是否做得全面详细,直接影响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努力方向。因此,各单位要把落实干部考核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在“实”字上下功夫,给干部做好“体检”,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考核内容指标要合“实”情。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身体部位的体检,都会有不同的体检项目和指标。确定符合工作实情的考核内容指标,是做好干部考核工作的前提。因此,要设置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考核内容指标,既要有反映政治品质的共性指标,也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特点设置差异化个性化指标,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要构建“共性指标+岗位指标+负面清单”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单位民主测评、分管领导打分、班子成员综合评价等程序,把干部生活圈、朋友圈等情况纳入考察范围,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准干部,让考核更加客观、实际。
考核方式方法要出“实”招。定期体检可以了解身体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平时多注意身体症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专项检查,就能早发现、早治疗,保证身体健康。党委(党组)作为干部考核工作的主体,不仅要定期开展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为干部进行例行“体检”,还要注重把功夫下在平时,经常关注干部的日常表现。结合平时考核、民意调查、实地调研等途径,做到以事实为依据,摸清实情、画准肖像,让考核考在关键处,考出真成绩,评出真才干,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在考核方法上,要坚持使用谈心谈话、开展调研走访、多渠道听取意见等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确保考全、考准。
考核结果运用要强“实”效。体检报告对改善身体状况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同样,运用好考核结果,能让干部考核成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要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能上能下,促进担当作为。要发挥干部考核的“助推器”作用,就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育、管、用”的重要依据,褒奖那些作出重大贡献、业绩突出的干部,及时提醒纠正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树立讲担当、重实干、善作为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