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陈纪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上我们回顾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到由美国与叙利亚的战争再到最近伊朗和以色列再起干戈、从英国的脱欧到欧洲的难民危机再到欧洲走进民粹主义危机、从朝核危机到“金特会2.0”的无协而终,再到当前严峻的美中贸易战(强调由美国发动引起的),从反全球化思潮到全球治理陷入危机,纵观上述变化和调整,国际形势的风云涌动和局部地区的突变性,时刻要求着中国的外交战略的调整,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是在保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连续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新趋势和新调整。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外交服务内政的主要任务和外交总体布局基本维持不变。在政策执行层面,仍然重视对美关系,主张和平对话、开放性的谈判,主张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在具体执行层面,频繁的“首脑外交”、金砖对话、“一路一带”、“亚投行”、主办举办世界级峰会、展会,这些都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主题,是我国主张共同分享的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保持外交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
关键词:国际形势 社会发展 外交战略
一、当前国际形势概况与国内环境分析
(一)国际概况
近年以来,国际上我们回顾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到由美国与叙利亚的战争再到最近伊朗和以色列再起干戈、从英国的脱欧到欧洲的难民危机再到欧洲走进民粹主义危机、从朝核危机到“金特会2.0”的无协而终,从反全球化思潮到全球治理陷入危机,国家间关系出现了深刻的变革和调整,对全球治理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欧洲和日本深陷经济衰退和影响力下降的困境而无法自拔;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出现明显分化,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保持了较快速经济增长,而俄罗斯和巴西的发展现状则令人难以满意。[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二)国内环境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制度创新’这一发展引擎。在这40年间的制度建设中,党中央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人民首创精神在改革过程中缺一不可”。[2]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温饱起来,再到富起来,我们取得的成果是全民认可的,但在国际水平上,我们还清楚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4]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建国70周年之年,我国的生活水平、经济建设、综合国力都提升起来,但是我们要放眼世界,看清自己的短板,来提升自己的优势,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共建共商共融共享的社会大格局正在形成。
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从十八大的报告看出,中国热爱和平,我们党更加积极参与世界和平的建设。我们为自己创造更多话语权和搭建设公平、公开、透明的对话的平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三、十九大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从十九大的报告看出,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十八大报告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我们更加的接地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更起大国风范,中国更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更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同时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下,美国的霸权主义、资本主义不停的在变化,得不到世界的民心,在欧洲的地位日渐下降,反而中国通过跟大国的平等对话,更加关注小国的平等,为小国发声,积极为朝鲜问题、伊朗问题,作出公平正义的引导,避免了战事的争端起关键作用,我们深刻认识到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四、新调整: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领导人的“元首外交”不停地出现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中小国家,我们开展大国外交、高层对话、世界级的展览会,进出口交流会,开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4]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五、结束语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在国际外交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坚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坚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民族复兴,我们要做精做细邓小平提出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一定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论断,当前中国需要做的是,及时适应和正确应对国际新形势的挑战,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战略自信和保持战略定力,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戴长征 如何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调整与不确定性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年1月上
[2]宋学勤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中共党出版社 2018年7月第1版
[3] 《全文刊发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http://news.cntv.cn/18da/20121118/100674.shtml
[4]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网 2017年10月28日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