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科技人文主义——《未来简史》读书笔记(十二)

《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科技究竟是用于改变人类自身,还是用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实体从而取代人类。

科技人文主义选择了前者——改造心智,成为智神。

在对抗无意识算法的道路上,完成从智人到智神的升级,正是科技人文主义给出的一个选项。

升级后的人类社会将如何改变,目前难以预知;但却不妨碍我们借助《攻壳机动队》来想象一下智神的存在。

在《攻壳机动队》所描绘的这个时代,电脑、AI和网络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可移植的终端取代了过时的可移动/可穿戴技术,最终发展成为Cyberbrain(电子脑)。与此同时,义体技术“Cyborg Technology”飞速发展,所有器官都可以人造,人的身体可以保留网络接口。

人的身体逐渐变成一个“电脑终端”,人类和机器融为一体。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只能通过有没有“灵魂(ghost)”来区分。

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AI和“灵魂”究竟有什么差别?

这是《攻壳机动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科技人文主义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节选内容)

(科技人文主义)这种宗教仍然认为人类是造物的巅峰之作,也坚守许多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科技人文主义,同意我们所知的智能已经成为历史,以后不再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智神,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智神仍会保有一些基本的人类特征,但同时拥有升级后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并且能够对抗最复杂和无意识算法。

但由于智能正在与意识脱钩,而且无意识的智能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类如果还想不被踢出局,就得积极将心智升级。

7万年前认知革命改变了智人的心智,让原本毫不重要的非洲猿类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智人的心智经过提升后,忽然能够接触到主体间的领域,于是创造了神和企业,建立了城市和帝国,发明了文字和货币,最后也能够分裂原子、登上月球。

据我们所知,这种翻天覆地的革命只是因为智人的DNA发生了一点小变化,大脑神经稍微调整了一下布线。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科技人文主义或许也只需要对人类的基因组再多做些改变,将大脑再稍微调整一下布线,也就足以启动第二次认知革命。

第一次认知革命的心智改造,让人类能够接触主体间的领域,也就让智人成了地球的统治者; 而第二次认知革命则可能会让智神接触到目前还难以想象的新领域,让智神成为整个星系的主人。

早在一个世纪前,进化人文主义就希望创造出超人类,而现在的科技人文主义则可以说是这个梦想的新形态。希特勒等人的想法是要通过选择性育种和种族清洗来创造超人,但21世纪科技人文主义则希望通过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和脑机界面,以更和平的方式达成这个目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按enter键就能写出诗/我说/不按enter也可以写诗/因为/我还可以用“/”不是吗
    六月的碎碎念阅读 128评论 0 0
  • 提供者:王菲教练 3M教练觉察日记 ❤️《觉察日记》---锻炼教练具备正言、正行、正念的习惯。每天从以下三个方面记...
    Joycty阅读 346评论 0 0
  • Vocabulary Then suddenly, her toes find the water. Below ...
    棕二阅读 288评论 0 0
  • 坝,拦住了水,拦不住河流的方向 窗,拦住了风,拦不住射入的日光 我,拦住了你的食欲,拦不住你的发胖 胖,也拦住了你...
    字节之舞阅读 3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