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关于扫墓的记忆是跟着学校的队伍,走很长的路去英雄山祭扫革命烈士墓。现在看来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在小时候觉得格外的长。每个同学都是白上衣蓝裤子,扎着红领巾,带着自制的小白花,背着小小的书包安静的走在队伍中,非常庄严肃穆的样子。也有淘气的同学一边走一边悄声显摆着自己包中的零食。
那个年代车辆很少,感觉街道宽宽的,长长的学生队伍常常引来街坊老人幼儿的驻足观望。大约行走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来到英雄山的西广场,这是进行祭扫仪式的所在。很多学校的同学都排着整齐的队伍,根据管理处的安排依次进行悼念仪式:献花圈,奏哀乐,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演讲,退场。然后,老师会领大家去给烈士献上自制的小白花。在一排排平坦的石头框起来的无名烈士墓前,大家三三两两安置了自己的小白花后,祭扫活动结束,春游踏青模式开启。
大家开始欣赏热闹的桃花、梨花、海棠花,开始低头寻找刚窜出来的野菜野花,开始分享小书包里精心准备的零食,开始胡打乱闹,开始嘻哈说笑,从山上下来的孩子个个像是春风里自由的小鸟。
所以,那时的扫墓有些许肃穆,更多的是早春远足的快乐。
2
第一次面对亲人的去世是在高二,离开的是亲爱的姥姥。
姥姥是很传统的妇人,一辈子勤劳善良、沈默寡言。我很小的时候,跟姥姥一 起生活过两年多,那时的记忆多半已经封存在潜意识里了,只记得每天早晨站在姥姥身边眺望远方的群山,每天晚上赖在姥姥怀里仰望璀璨的星空 。姥姥在最后的时光已经认不得我,只看到老人家艰难的坐起来,干枯的双手不断的伸向前方,好象是想要触摸些什么,眼睛里完全是渴望的眼神。后来才明白,那是期望获得拯救的姿势,姥姥一生都虔诚的天主信徒,一生隐忍,一生温良,死亡对于虔诚的信徒来说不是灰飞烟灭,而是看到光,看更明亮更美好的天堂。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大一的时候,敬爱的爷爷去世,接到系里转过来消息,我飞奔去那个每年基本只去两次的祖父母家。整洁干净的房间被布置成灵堂,来吊唁的亲友络绎不绝,大多都是不认识的长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我和姐姐默默的流泪,表哥看不下去说“你们想哭就哭出来吧,别憋着”可是,我们却真的不会像他说的那样放声大哭。
因为祖母是续弦,除了中秋和除夕,父亲一般不允许我们过去打扰祖父母的生活。所以小时候,每个周二都是我和姐姐最盼望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爷爷会带着好吃的来我们的家,除了点心和炒菜,常常会有烧鸡和大红肠。这一天是父亲的休息日,爷爷会瞒了太太利用中午的工休时间过来看儿子和孙女。爷爷总是坐在八仙桌的上首,就那样满目慈祥的看着姐姐和我吃的心满意足的样子。其实,幸福的感觉一直会持续到晚上的,因为打嗝都会有大红肠特有的香气,长大后都会清晰的记得。
爷爷的温良恭俭让是有目共睹的,每一个认识爷爷的人都因为他老人家的为人而对他尊敬有加。
我还记得爷爷一直那样儒雅温和的样子,常常从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拿出别致的小梳子整理乌黑讲究的头发;一直那样轻声慢语,对待所有见到的老邻居;记得他拎着皮质的公文包离开小巷那消瘦笔直的背影…
当爷爷去世,父母姐姐和我都是特别悲伤,却只会默默流泪,不会嚎啕大哭,因为那不是爷爷喜欢的模样。
3
成年之后,越来越多的目送亲朋和友人远去, 也常常心生悲凉。
一起长大的发小心因公务客死他乡,家人和公司费尽周折将遗体从国外运回家乡,葬礼上,看着当初生龙活虎的同伴安安静静的躺在鲜花中央,一群同学泪洒当场。
高中最善解人意的美女学霸,有着最令人羡慕的爱情传奇,却还没有完全绽放就撒手人寰,同样是在花海中静卧,我只想记住她跟我作同位时温文尔雅,静思浅笑的安闲印象。
也曾陪一起长大的小姐妹料理她父亲的后事,在殡仪馆的冷柜辨认尸体,然后要给老人化妆。一个个冰柜抽屉拉开,一具具冰冷的遗体,自己竟然还能仔细分辨出哪一位是曾经熟悉的老人。内心没有惧怕,只有小姊妹的信任与嘱托。
当初陪这位老人大半夜去CT室检查时,看到他不住的大口喘气,就一直握着老人的手,安慰说别急,结果被放射室外的医生叫过去,指着屏幕上的图像说“不行了,你看脑室的血马上满了,快推出去吧”,我还不明白,直到赶去办住院手续的小姊妹夫妇过来一起把老人推回急诊室,护士直接给拔了管子,才知道老人已经走了。小姊妹愣在那里,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我以为还像上次一样住两天院就能回家了,就,就这么没了吗?“……
是,就这样,再也没有了。我第一次目睹死亡,目睹生命远去时的样子,无知,然后是震惊于生命的消逝。
4
以前只知道父母每年都会去给爷爷扫墓,在城东很远的墓园,来回要大半天的时间,父亲总是在人还不多的时候去,趁管理不严在墓前上香烧纸,跟爷爷说说话,母亲则是细细的备好爷爷生前爱吃的水果茶点,有时候还会做一碗水饺,下熟了再密密的包好,放在墓前的时候甚至还冒着热气。
中午的墓园安静肃穆,初春的暖阳照进林间,洒下大块斑驳的日影,墓前香烟缭绕,纸钱燃烧后的灰烬随着热气上升飞扬的样子让人浮想联翩。
出嫁后,每年的清明和十月初一,都会随爱人一家去扫墓,才知道扫墓是也有很多规矩。比如时间,比如祭品和纸钱的摆放,比如祭品的处理。
婆婆是做事很周全的人,每到要上坟的日子,就早早按人买了香烛纸钱和水果点心,早早的把香纸花开,分成一份份的扎好,每一捆都配了玉皇大帝银行的纸钱和贡香,备好了成桶的水、抹布、小笤帚、打火机,和公公一起带着两个儿子儿媳去城南的墓园为爷爷扫墓,还一道祭拜外祖父母和几位亡故的亲戚,最后要将所有的纸香和祭品都烧掉来完成祭拜。因为带的祭品和工具较多,每次上山都颇为费力,也因为最后祭品都烧掉了,成桶的水也全用来擦拭墓碑和洗手,所以下山时就别提多轻松了。
后来公公去世,婆婆也因腿脚不便再上山,每年祭祀扫墓便由大哥带领进行。公公的墓在更高的山腰,上风上水,虽然祭品提着不轻松,但在老人的墓前摆好后,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跟老人汇报汇报家里的情况,孙辈的成绩,求保佑全家安好,就像老人依然在眼前。
突然之间就明白了生命延续传承的意义,人类就是这样慢慢的发展,历史就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写就。
5
又是清明,为亲人扫墓,感受墓园的静穆,也看到春天的降临,城南的墓园山势如龙,雄壮伟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玉兰和桃花开得绚烂无比,即使是野草也清幽茂盛,显出勃勃生机,
觉得这里其实也真是个很好的去处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