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班主任素养与成长路径》自己的故事
上班伊始,我就做了班主任,当时还没有储备好专业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谈不上具备班主任三大核心竞争力---学习力,觉察力和行动力,有的只是带着年轻人的满腔热忱投入了班级管理当中。每天迎着朝阳,以身作则,早早入班迎接孩子们到校;晚上守在教室里辅导学习困难的孩子们写作业,或者和调皮的学生倾情交流,以期对学习重视起来,能够不负韶华,有时候还要抽空花费大量的时间熟悉教案,批改作业或试卷。其中有个孩子叫小辉,脑袋灵活,喜欢运动,就是不愿意做作业,无论我在班上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在乎。我也见过他家长和朋友,希望共同帮助教育孩子,但收效甚微。
直到一年冬天,因为课间打乒乓球,不小心磕住球台,头上瞬间就裂开了一条口,鲜血长流不止。同学们一报告给我,我就急忙冲过去看情况。头一次看到头上流这么多血,吓得我蒙住了,但还是迎着头皮把他送到医生那里,没有来得及告知家长,医生让我按住他,不让其乱动,然后给他缝了八针,。等一切收拾好,我的手心都是汗水,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当听到医生说没事的时候,看到孩子好好的样子,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孩子没事就好!
尽管这是我分内的事情,但孩子非常感激我:作业认真写了,成绩提高了,还帮我管理了班级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年终考试进步明显,发了奖状,过年时专门来我家看望我,不几年后考上军校,现在就职于国家安检局。
现在想想,那是做班主任其实就是把班里学生看成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试问,谁不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这其实是在用爱心去教书育人。同时作为老师,我也在用心地教孩子,从周前备课,精心上课,到课外辅导,我都一丝不苟,进而影响了他们。
当然,在不断的当班主任和教学当中,我学习了魏书生、李镇西等的先进观念并且慢慢地实践,研读了《3年计划(北大清华)》,《给班主任的21条建议》,订阅了《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也经常浏览有关班主任的网页,发现一些问题,随时解决他们。有时候向办公室的同事们请教如何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等。赢得了学生的喜欢:每次我远远地,都能够看到他们亲切地迎上来。
我觉得,说一千道一万,当班主任一定要关爱学生有爱心,要有责任心,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无论学习还是生活,还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家长把孩子交给你,你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
如今日新月异,未来数字化社在不断变化中,教育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加强专业户成长速度,成为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成为更多孩子的精神关怀者。这正如齐教授谈到的生活教育学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再审视,从而让教育从后台走向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