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是我小时候的邻居,辈分比我长,年龄比我小,习惯直呼直名了。她这些年一直在深圳、广州那边打拼,在大型的健身中心工作,主要负责营销运营这一块。据说收入还不错,娘家人这边也要靠她补贴家用,又在我周边的一个大型楼盘买了房、安了家。
逢年过节,她到我爸妈这边来串门,出手也是相当阔绰大方。恰逢国庆长假,她回衡休假,提议大家一起聚一聚。国庆那日,搬东西搬累了,晚上她和我家人的聚餐,我没有到场。今日她再次相邀,不好拂了她的意,爽快应承下来。
正值假期用餐高峰期,她昨日提前预定包厢没有订到,排到了第二轮。近一点时前往,在后院有请遇到了很多熟人,大多都是些长辈来着,从爷爷、奶奶到叔叔、婶婶等一一握手寒暄,此时我方知今日是丽的大家族聚会,到了足足有二十余人。
以前我是很害怕这样的聚会的,不知该如何应对,现在又稍微有些变化了,我会仔细去观察和打量每个人的变化。从我十岁那年离开家乡,我就很少再回去了,很多年轻的面孔我压根就不熟悉,更叫不出名字来。只有从那些长辈身上我能清晰地印证岁月的痕迹,还有残留在脑海里关于童年的记忆。
其中到场的一个叔叔,估计是贪杯了,为了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与家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见他喝高了,唯恐避之不及。他好像有三个小孩,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妻子已去世多年。这时我想起了那个叫芳芳的女人,当年的一个代课老师,年轻又漂亮,后来遇到了这个叔叔,就彻底地留在了小村里。
他们刚谈恋爱那会,我还很小,才几岁的样子,现在想来他们当初的结合应该同样是始于颜值吧,还有骨子里的一种浪漫,叔叔谈得一手好吉他。可是,生活毕竟是具体的,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当两个人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家庭时,就会应了那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争吵不休、尴尬不断。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芳芳老师年纪轻轻就患了子宫癌,那个无比光鲜靓丽的女人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最后不堪承受,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或许于她而言,离开也是一种解脱吧。今日是看到了他们的大女儿,从孩子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我仿佛看到了芳芳老师在对我微笑,我仿佛又回到了小学时那栋两层的教学楼,所有的场景又立马鲜活起来。
酒桌上的一句大声呵斥将我飞得老远的思绪又硬生生地给拽了回来,原本在你生命里真实发生和存在过的那些故事,现在回过头再去看,都已成了梦幻泡影,一切都是虚幻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最后都将归于尘土,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任何时候若我们都能以离戏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时刻活在觉中,不被外境所转,你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