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往往会考虑退休之后的生活。每当年迈的父母生病住院,姊妹几个轮流伺候,就会想到我们将来的衰老,难免感叹,只有一个孩子的我们,该怎么面对老年、疾病和死亡呢?
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父母,基本都会说:“孩子指望不上,老了肯定进养老院。”经常看到新闻热点,养老院老人过得很不尽人意。同事去了一次养老院,看到一位老人蜷缩在床上,身上盖着三条被子,房间里充满了发霉和死亡的气息,令人心酸难过。孩子不在身边,或给父母请个保姆,但是又出现多起报道,保姆虐待老人,前段时间就有个保姆狂煽老人耳光。请保姆?还是算了吧!现在社区养老也是个趋势,机器人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所以我打算攒钱,将来买个家庭机器人伺候自己。
同学在退休之前的前几年,就开始培养新的技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摸索,开展相关的工作,以便为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做充分准备,实现无缝对接,不至于无所事事、失落无聊。
我们大多数人都盼着退休,规划着到处旅游,去想去的地方,吃没吃过的美食。或者读读老年大学,拾起年少时想学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女子书画学院画牡丹。同事退休后时间排得满满的,练瑜伽、参加合唱团、游泳、泡温泉,还有老年模特队,比上班生活还充实。
退休的老人,在70岁之前的确是幸福的,身体尚可,有精力和同学朋友四出游玩。当然也有的需要带孙辈和伺候父母或公婆,发挥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七十岁以后,大部分老人身体机能衰退,疾病开始频频光顾,做什么事情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八十岁后,身边越来越离不开人,这时候,子女不在身边,甚至在国外,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该是什么境况呢?
附近学校里有一位退休女老师,一儿一女都在美国,他早年离异,也曾再婚,老年孤独一人在洛阳。平时只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朋友来往,行动不便时候,相互打打电话,确保对方还活着。因为同学打电话没人接,两天后被强行打开家门,才发现这个女老师一个人死在家里。孩子们还在国外,不能马上赶回来。身边这一件真实的事例,让我们唏嘘而心酸。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活那多久,生病治疗不要枉费钱,给孩子沉重负担,如果法律允许,提前写好要安乐死。
安乐死是很多老人关心的话题,有朋友说中国还没有合法安乐死。 这个话题似乎有点沉重,在这个起风的夏夜,读到一篇文章,有一个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安乐死”,她就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北京101中学陈司寇老师。
赵宝煦是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生前为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研究》学刊顾问,香港中国研究基金会名誉主席。2012年,老师逝世,享年90岁。
后来记者采访陈司寇老师,谈到如何安度晚年,陈老师说她自己积累不少经验和心得,愿意分享给大家。
一般来说,人在七十岁以后是很难过的。第一是因为病痛,一身患有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小了,与社会渐渐隔绝了,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因此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
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怜兮兮地期待着他人来关怀照顾,变成了弱势婴孩。难道人的晚年一定要这样过吗?
90多岁的陈老师,一个人生活得很好。身体健康,头脑清楚,除了一个每周来两次的清洁工,生活基本自理。她不习惯与保姆同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做。每周子女们都来看望她。她还要儿子不用每周都来,两周来一次就行了。
她自己平时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她还研读《易经》。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
她说:我没有任何遗憾。现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
陈老师认为人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也要有目标啊,没有目标的人生特难受!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她认为有两点:
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
第一目标:怎样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她从55岁退休到94岁,已快40年了。这些年一直身体很好。她是怎样做到的呢?
1、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形成,第一遗传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锻炼和养生,第三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
人到70岁以后是老年。老人都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要看许多书,对于人的人体构造与功能、体育运动、食疗、生活习惯、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一旦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就要身体力行,一旦认识到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要令行禁止。并且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有些老年人没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不过是听你的陈述。再说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况。所以一定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医生。
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什么名医,或者什么灵丹妙药来保健康,经常跑医院,频繁换医生,换药物,结果总是失望,因为他不懂得靠医生不能获得健康,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她曾经患过皮肤瘙痒症,痒起来钻心,夜不能寐。去看医生,只能给些药膏涂抹,没有效果。后来她自己看书,明白瘙痒症是有很多种类的。她分析了自己的类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采取适当食疗,保持心里的平静,并学会了按摩相应的穴位,后来就慢慢地好了。
有一天早上她要起床时,突然发现腰痛得动不了,当时家里只有她自己。她就告诉自己要镇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起来了。若是别人早去医院看了,她就坚持自己按摩相关穴位,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俗话说久病成郎中。她的体会是,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只能是自己。冷暖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调整。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或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2、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她坚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内衣。
她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她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
现在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儿女回家看望。国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规定,可是她不需要。
她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她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心里很平静充实。
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别寂寞,老打电话给陈老师,一说起来就没完。问陈老师能不能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陈老师答应了,转念一想想这不是个办法啊。一次电话十分钟二十分钟,那其他时间她怎么办呢?陈老师就去找她。她说:“我可以给你打电话,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真正解决问题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她说那怎么办呢?你就得自己有奔头。”
那怎么有奔头呢。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她每天6:00–6:30起床后,就忙着按摩,做操,看电视新闻、做早饭。一定要在九点之前吃完早饭。9点以后她就开始看书看报。她一个人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每天不抓紧时间都看不完。看到欣赏的地方就摘录下来,或者剪下来,现在她已经积累了好几大本了,经常翻看,乐在其中。她还爱看电视剧,看到难过处就跟着放声哭,高兴处就放声笑。有时还想不通编剧为什么这么处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编剧,我就怎么处理。她还研读《易经》,心得也记下了一本。
你瞧,她平时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这么多新知识要学,哪里有时间去寂寞呢?此外她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静。要经常开着电视,就好像总有人与你说话,向你唱歌,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她平时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
第二目标
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的负担。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这也可以事在人为吗?她认为,要想“走的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该走的时候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她的体会是:
1、不怕死
其实无论多大年龄都会怕死,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怕临死前的病痛,怕与亲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谁不怕啊?可是怕又有什么用,这是自然规律,只能坦然面对呀。
从70岁时她就想,人活七十古来稀,何况还有许多偶然因素。黄泉路上无长幼。所以活一天就赚一天。人的生命分为数量和质量。她不在乎数量,而看重质量。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什么时候“走”就顺其自然。
不怕死,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决不好,就终日惶惶不安。
好多知识学不完的。她从来也不寂寞。她不喜欢跟街坊邻里的老太太们聊家长理短的事。她觉得不如看电视,能得到很多新鲜知识。她爱看足球、网球、台球,是丁俊晖的粉丝。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新闻她也很关注。这样她心情很舒畅,对疾病就能顶住。
她尿血,医院检查发现我左肾上有个肿瘤,可能是癌症,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她不同意。她说:“我已经92岁了。我将来走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肿瘤。即便是这个原因,动了手术后又会出现其他病。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欢什么?它喜欢酸性的东西,不喜欢碱性的东西。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鱼大肉,饿死它!而多吃蔬菜水果。还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兰花等。两年来没有任何感觉。现在我干脆就不去检查了,也不管它变大了还是小了,爱怎样怎样。已经两年了我一直与癌症“和平共处”。现在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精神负担,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有质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当然如果将来真是癌症发作的话,后期会很疼,她就留一笔钱打止痛针。她对女儿说,将来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没有知觉了还打它干嘛,”走人”就完了嘛!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精神上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轻松享受有限的生期。她一个人生活,儿女说还是找个保姆陪住吧。否则万一哪天犯了病都没有人知道。她说犯了病又怎样,无非是拉到医院抢救呗。抢救过来又怎样,还不是不死不活地拖着?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犯了病还抢救他干嘛?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福气呀,你说是不是?古人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她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事实证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
2、不爱钱
许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锱铢必较,把钱抠的紧紧的。他们真是没想明白呀,她每个月几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所以孩子们来看她,她都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儿女过六十岁生日,她每人送上一万元。
她想,自己也就这几十万元的存款,等死了儿女们继承,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感激我。不如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共享,弄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3、放下自我
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或是领导对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对不住自己,或是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内心总是不愉快。这又何必呢。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维。
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
她从不要求儿女来陪她。她一个人生活的很有规律,孩子们来了她还有点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所以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
不要回报,只要奉献,养大了儿孙,是自己的奉献。但她不图儿孙的回报。她一直以助人为乐,若能帮助他人,她就感到快乐。
能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我就感到快乐。与人的感情要真挚,但不要太缠绵。儿女也一样,她爱他们,当然舍不得分离。但是既然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她就不愿意他们将来被悲伤所累,所以现在就不去和他们太缠绵,不要他们一天到晚总往她这里跑。
至于孙子辈儿,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生期。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自己应该费心去想的!
陈老师的最后一课:
2017年4月底,陈老师已经满了96岁。这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先是肾癌发作,伴随而来的尿毒症、贫血性腔梗。加上中间一次跌伤和小中风,身体脏器衰竭得很快。起初生活还能坚持半自理,终于在9月份两腿发僵,浑身难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子女们都竭力动员她去医院住院。可是陈老师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就诊,她没有吃药,也没有注射和打点滴,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希望还能下地步行。
女儿也为她问遍了家庭的医生朋友,他们都很坦诚地说:“这么大年纪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子女为她请了保姆,24小时轮流守护她。而这正是陈老师最不想要的”没有质量的生活”。她嘱咐女儿:一不要通知学校,二不要通知亲友,三不要让人来探望。她只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尽量不要拖累别人。
她请女儿”帮助”她,女儿难以答应,何况我国的法律也不允许安乐死。于是她果断地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10月17日,陈老师开始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口不准别人强行喂食。看着她坚定的眼光,女儿只好含着眼泪把食物端开。由于肾癌开始引起腰部疼痛,她睡觉时总是用双手抵住腰部,并没有打止疼针。
18日,陈老师继续断食,只饮水。
19日,女儿冲了芝麻糊端到已经饿了三天的妈妈面前。陈老师居然一口气吃完了。但是当女儿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时,她又坚决拒绝了。
20日,陈老师已经既不吃饭,又不能饮水了。她的头脑还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写下自己的要求,如请人帮她翻身、解手等。
21日,陈老师继续水米不进。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帮助下起床解手。下午5时13分,陈老师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陈老师以断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她曾说“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陈老师圆满地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两个目标,终于下课了。
她的最后一课不仅向我们倾尽心血,还以生命做了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