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之前MBA备考指南后的姊妹篇。继续说一下MBA考试那些事,也是应身边不少朋友的要求,把考试的经验总结一下。
一、提前面试
是什么和什么好处,我就不多说了。目前国内只有34所大学有资格。
切正题,提面一般会分几批进行,但是建议在第一批就参加,这个时候名额多,老师和学生压力都比较小,天时地利人和基本都能占到。
提面好处多多,要求自然也高,像是要属于公司管理人员啊,或者有什么突出贡献啊等等。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提面是最适合公司中高层人员的。毕竟报考MBA的同学年龄跨度太大,毕业越久,对于书本知识忘得就越多,而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毕业十年以上。
提面还要提交一些审查资料的,如公司架构说明,公司财务经营状况说明,推荐信,个人职务及工作情况说明,公司任命书等,这些可不是随便写写,而是要公司盖章确认的,要不然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报考了。
奉劝啊,审查资料务必如实描述,力求体现出个人的管理能力。若因虚报,夸大描述而导致报考资格取消就得不偿失了。
其余的,考试形式等,与每年3月份进行的研究生复试是基本相同的,咱们下面再说。
二、复试
联考复试基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一般会集中在2天左右进行。
咱们一切从简,报名,验明正身以及体检那些不提。
先说笔试,MBA的笔试多数是思想政治的笔试(部分学校可能会有管理专业课的笔试,这里不说了)。这个不少人会比较头疼,为啥?没人给说考试范围啊。这个吧,依我说,如果你还期待谁给你划定范围,就有些low了。给你的提示:自己查。因为你问学校的话,学校也会给你一大堆范围,绝对会让你懵圈。
我的第一建议:绝对要思想正确!这是可以一票否决的关卡,哪怕是你其他科目都是满分呢!
第二条建议,抓住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结构,精髓要明白;
第三条建议,关注每年的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定期的D代表大会的发言,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再说面试,这是挺好玩的地方。什么,“好玩”?!嗯,好玩!!
一般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素质面试,面试的最终分数对你的面试成绩影响甚巨,巨过一票否决的分数。好多人在这里准备不充分,明明可以容易拿分的,结果白白丢了分。
对答形式的英语面试先是简单自我介绍,再由面试官根据你的简历以及自我介绍,问你大学以及工作的情况,问题基本不会太难,比如,大学的专业,工作的性质,工作累不累,有什么爱好等等。至于有人担心的用英语问你为什么报考MBA,自己的职业规划等等,恕我顽劣,那得是顶尖顶尖的MBA学府才会问滴!一般情况下,面试官心里也有数,上手就知你有没有,不会让你太难堪,除非真是没法交流。
读译性质的英语面试会给你一段文字,限定时间内熟悉,然后朗读,再进行即时翻译,这个的难度可能会高于对答形式的面试。毕竟在限时而且压力满满的情况下,对一段有些专业或者时事热点性质的文章,即时翻译,实在是挺让人紧张的。
素质面试,基本也是两种形式,抽签问答和小组讨论两种。抽签问答,顾名思义,给定一堆题目,比如抽出三道题,选答其中两道。这种方式比较普遍,网上有不少现成题目,比如你的下级越级汇报该如何应对,比如你是如何对部属进行工作激励,建议各位小伙伴可以提前预热,习惯一下如何作答。另一种素质面试是小组讨论,这个挺有意思。几个考生随机分在一组,给定题目后,大家群议,无小组首领,不限定作答顺序,还要在规定时间内有一致结论,还要有人出来做总结汇报。这个比较考验考生的控场能力。个人建议,必须发言,发言简明扼要,不要太霸占时间。我听说过一些奇葩案例,在群议的时候,有个家伙说我给大家计时,然后,他真的在那计时,很敬业地提醒大家,“还有5分钟”,“还有1分钟”,想想就可乐!
行了,就说这些吧!我本来给不少朋友的建议是在备考阶段就蜻蜓点水地拿一下英语口语和素质面试,不过无一例外地被忽略。甚至被反问,这么早,明明没必要嘛!
好吧,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不过,我还是建议提前拿一拿,这些事指望临阵抱佛脚,实在有些勉强,尤其是英语口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