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他爹买了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初看封面的书名,我以为是一本管理学的书(好吧,我承认我当时把副标题看漏了,谁让它写得那么小,字色也不突出!)。
周末,带着孩子去公园放风,顺手把书塞进了包里(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我很怕手里没有文字可读,公众号里那种短平快的小文应付不了周末大段大段的闲散时光)。
作者古典不算名家,亦不算大咖,一个学土木工程的理科男,本着对职业生涯不规划、不将就的原则,当发现自己不是做工程的材料之后,本来想出国却误打误撞进了新东方,做了GRE首席词汇讲师,2007年创办了新精英生涯咨询公司,做起了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这种任性不着调的风格,跟我颇有几分相似(但是我水平比人家差太远了,面壁......),所以我读了下去......
开篇的几张小彩页画风简洁,文字清新不俗。
这本书九个章节九个话题,每个章节里由几个相当接地气的小标题组成,每个小标题都是我们大部分人经常面对或准备面对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阐述有理有据,有观点有数据有案例,这本书值得精读,有时间的话建议多读两遍。
文中金句和论点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说说几个有意思的。
一、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对这句话体会太深刻了。
患病期间,每天怀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晚上躺在床上会庆幸这该死的一天终于过完了,甚至时常有从楼上跳下去的冲动......
天是灰色的(尽管南方几乎没什么雾霾天儿),孩子是那么调皮捣蛋,觉得活着就是一种煎熬......
后来,我读了不少心理书,慢慢调整自己,改变生活和工作环境,走出了那个状态。
上班虽忙碌但是觉得很充实,孩子虽调皮但是觉得很聪明可爱,每天早上都觉得新的一天真美好!
瞧,世界没有改变,是我的状态变了!
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
我欣赏这句话: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对于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
二、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的生命
大学生为什么找工作难?其实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很多人非要找对口的专业!理由是:不要浪费了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
很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却没有勇气换掉,理由是:都做这个专业那么多年了,再换又要从头开始,不划算!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做梦”而已,没有勇气去追逐,理由是:万一失败了,那现在拥有的安稳生活也找不回来了。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可能不止一个)这样的水杯,我们害怕失去而死死的盯着这个杯子,限制我们的眼界,僵化我们的思维,阻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有人的水杯叫做“专业”,有人的水杯叫做“工作年限”,还有人的水杯叫做“安稳的生活”,你的水杯叫什么?
生命如此短暂,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三、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套系统,社会系统负责满足外界的要求,换回生活需要。
自我系统负责满足内心需求,把这些东西转换为我们心灵需要的价值,让我们快乐。
社会系统总去做更有用的事情,自我系统总去做更有趣的事情。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社会系统和自我系统是一体的。
我们为了一块食物放声大哭,为了一个拥抱哈哈大笑。我们做的就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就是我们做的。
可是你慢慢发现:妈妈在乎分数多过于在乎我,女朋友爱车和房多过于爱我,陌生人尊重名片上的职位多过于尊重我......
社会我对自我开始不满了:你他妈的怎么搞的?我们俩一起出去混世界,结果每次都和你没什么关系,不如你不要出来了!
自我于是慢慢萎缩,社会我也就这样越长越大!
我们获得了妈妈和女朋友的“爱”,经理的名片和社会的尊重,但是却丢掉了自己的幸福系统。
我们很听话地长成为一群有脑无心的人,一群有逻辑没情感的人,一群讲高度不讲尊重的人。
我们长成为别人要求的样子,并且以此为荣!
这就样,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文中有趣的金句和观点还有很多,看完了之后,足以颠覆我们这些“妈妈的乖孩子”的三观。
每个人的阅历、经历不同,对书中观点的体会肯定也不同!
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