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读吴锦珠女士为“保险业常青树”梅第·法克沙戴所作的访谈传记《无惧与坚持》,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保险的一些看法。保险不是可有可无的投资,而是一种人生的保障,是对未来变幻莫测的一种预先布局,更是一份心之所安。
难怪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保险越来越看重,不止是找工作时关注有没有社保医保,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往往还会选择为家人投保。
在梅第看来,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人们了解保险的意义。
什么是保险的意义?早在民国时,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胡适就提出“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做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做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这些准备体现了真稳健、真豁达和真慈爱。胡适认为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现代人。身为“现代人” 的胡适,不仅为自己购买了寿险,甚至还为个人藏书购买了保险,可谓开风气之先。
但我更认同书中梅第的观点,他认为人生的两大问题在于要么走得太早,要么活得太老。而保险可以解决这两大问题——走得早的人,家人能领到一大笔理赔金;活得老的人则意味着活得越久,领得越多。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我还是赶紧找个保险顾问咨询一下吧,当然,在此之前,还要看看梅第在这本书里还提了什么关于买保险的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