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下班路上在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总导演周轶君,整部片子的主要内容,就是周轶君走访世界各地的学校,看看别人是怎么做教育的。《他乡的童年》目前一共两季,走访的地方包括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泰国。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各个国家的教育体制的差异,远比咱们想象中的要大。比如,新加坡,卷的程度,远超很多人想象。新加坡的教学体系是从小学开始层层分流,没错,等不到高考,等不到中考,而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分流了。以色列的学校样式非常丰富,学校的设计非常个性化。这就给了学生更加个性化的选择,让他们对创新有更好的手感。日本教育主题之一是集体感,印度的教育和环境造就了印度人擅长在混乱中制造秩序。
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是根植于它的社会文化当中,一个国家的教育是社会上所有东西的投射。你很难给教育制定了一个完美的成功定义。任何一个教育制度在它的语境下都有好有坏。
借用周轶君的话来说,好的教育是没有标准的。那作为父母,怎么摆正心态呢?借用纪录片当中一位新加坡妈妈的观点,她说,人的一生当中要经历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你的父母是普通人,第二次是发现你自己就是普通人。而第三次成长是发现,你的孩子实际上也只是普通人。这里的普通人,也可以换个理解,指的不是一个人不够优秀,而是,他不必非得去满足别人定义的标准。
看完不同国家的教育后,对孩子好像也不用那么焦虑,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鼓励孩子去探索,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当父母也是一种修行,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