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从上班以后,平均一个星期给家里打一次电话,要是忙起来,可能两个星期打一次。
每次打电话,通话内容千篇一律:
”最近忙不忙?“”恩,有点忙,不过能应付过来。“
”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恩,知道了。“
”上班要和同事和谐相处,不懂的多请教。“”这个我知道怎么做。“
”家里最近情况怎么样?“”恩,都挺好的,爸妈都好着呢,吃得饱睡得香。“
”最近闷不闷呀?“”哦,一点不闷,你妈特别爱跳广场舞。“
”哦,没什么事情,我就挂了。“”哦,好,你去忙吧。“
......
有时候感觉给家里打电话更像是一种任务式,抱着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亏欠,千里之外,给家里一声问候。
可是有时候反思,咱们真的好好给家里打过电话么?听得出电话那头传来的”谎言“么?
家里对我们默默支持,我们越走越远,但也离父母也越来越远。在外面闯荡的流浪儿,和家人还有几个共同话题?
二
我老家是一个十八线以外的小地方。
小时候成绩优异的我是家里的希望,家里人迫切希望我走出这个小地方,去大城市闯一闯。
小时候最喜欢和父母撒娇,说下最近的学习情况,吐槽下班里哪个二逼同学,再和他们哭诉下学习的不易,那时候感觉家里是最温馨的港湾,爸妈给了自己最有力的肩膀,他们了解我的生长环境,知道我在做什么。
读完初中,高中就开始寄宿生活,每隔一个星期回一次家。青春期萌动,很多心事藏在心里,不和家里人说。
父母学识不高,对于学习上的事情爱莫能助,只能在家里默默等着我的消息。初高中时代手机通讯不发达,只有回家才和父母说几句话,平常也懒的到电话亭打电话。就这样我渐渐长大,父母对我的了解越来越少。
到了大学,离家距离更是跨越了祖国的一南一北,虽然通信发达,但是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
父母只是静静地知道我们在外面一切都”好“,单身与否,我们还告诉他们什么其他信息么?
工作后,疲于赚钱之中,一年回一两次家,离父母依旧远,和父母之间依旧只有一些可以用指头可以数得完的话。
在外面奋斗打拼的我们,能力还不够把父母接到身边,只能经常通过电话了解彼此的情况。
工作后,物质生活有改善,在给父母一些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有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么?
三
这些年两者的生活环境不同,除了血缘关系,生活习惯和方式已天差地别。
我们习惯了早九晚五的工作、周末该hi就hi的聚餐逛街、拥挤的公车、晚上该有就有的充电,快节奏生活无暇顾及其他......
而他们,习惯慢悠悠,闲时和邻里吹牛拉家常,忙时努力做好一年收成,更多是在盼望我们何时归家......
有时候我们觉得远在老家的父母,对现在的工作完全不了解,和他们吐苦水之后会让他们在家越发担忧,于是干脆说”这边一切都好!“
有时候父母觉得我们在外压力山大,家里的困难让他们自己承担,无需再增加我们负担,于是也说”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家里!“
互为关心的话,却是”谎言“,让彼此的了解更加不了解。
四
当我们可以独当一面时,学着去进一步读懂父母的话吧。
他们说一切都好,可能会有其他意思,比如:
也许风湿病前几天又犯了,吃了很多药今天刚好;
也许视力越来越模糊,但凑近了还能正常看到;
也许邻居吵架了,心情坏了几天,但接到你电话瞬间就变好了;
也许衣服已穿了几年,但他们觉得还可以凑合穿几年;
......
父母一天天苍老,就会害怕孤独。多和他们扯些家常 ,多问一些其他情况,虽然不能常陪在他们身边,也会让他们感受温暖。他们说”好“,你要问到什么不好,长大了,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
父母在,不远游;既远游,要常信。
我们的谎言,就对父母一直说吧,他们听到的谎言,是最大的安慰。
对父母的谎言,最好解决方式是,努力变强,常回家看看,最好有能力让父母留在身边,好好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