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说一瓶子不满,但请不要半瓶子咣当,
但如果不咣当,我们怎么来了解自己是满还是不满呢?
那正确答案是什么?笔者的思考是:前者想要教育的咣当是一种状态,而后者的咣当说的是一种方式,看似一致,但却是一个词语在不同角度的呈现,在各自的领域和场景下都有道理,放在另外的情况下又可能都没有道理。
那你的思考是什么?
所以我觉得,保持好奇如小童的求知求真的状态就好,不轻信不盲从,觉察感受。你需要学习吸收先贤的动作,但请把他们作为肥料埋藏在自己的认知之树下,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最后搞到自己成了牛头、马面、鸡爪、鹿尾的怪物。
人生最不开心的事,也许不是错过真爱,错过升迁、错过知己,莫过于是活成了不是自己的样子,你不是你!
好奇让我收获了什么,在B9第一天思脉的碰撞中我收获了四个词语:控制、赋能、好奇和示人以真。
所谓控制,理解为三个阶段呈现
咨询前,学习控制自己;咨询中,控制自己影响案主,引导案主修复控制自己的能力;咨询后,控制自己复盘,案主的改变某种程度上与你无关,咨询顾问要做的是推进案主成为自己。
所谓赋能,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关注对方的感受,并付诸行动
第一个层次照顾好自己,第二个层次照顾好自己,并关注到对方感受,第三个层次在第二个层次上同时能够付诸行动
任博老师在课程里多次提到一句话叫做:抬对方一下,这就是最好的行为赋能的状态的体现,这个点上一般运用的状态是调用,而优秀的个体的运用是下意识,时时事事大概率的使用。
所谓转化(交流层面的讨论),有人是显微镜,有人是哈勃望远镜
显微镜是指的是更喜欢展开表达、描述细节的朋友,解药是要练习总结,给自己的表达锁边,言之有物,提之有纲,像是广角镜头,描述它是啥(整体)
哈勃望远镜是指更擅长高效输出,答案通常在5个字以内的朋友,解药是练习落地放大,更像是个在使用特写镜头,描述它是啥样的(局部)
所谓好奇,一种状态
学习如此,咨询如此,其他莫不如此,如果不好奇,是不是意味着你处于知道、不过如此的状态,真相有可能是:你真的知道或自己以为知道。
其他:
示人以真+示人以弱=示人以真弱
技法就是技法,人间从来不缺少的就是技法,缺的往往是技法后面那双有温度的手
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你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沧桑,挺好!至少证明你还在正道上!
以上感受来自于甄有才BESTdisc咨询顾问认证班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