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早晨是热闹且美好的,等待了一年的春节已喜气洋洋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于是春节第一个活动就开始了:“帖春联”
对于“贴对联”在我们孩子的眼中是神圣且有趣的,和家人们一切帖春联是我们特别愿意干的事情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我小时候学的一首诗,但但每次帖春联的时候我都能想起这首诗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帖春联为了能顺利粘贴在墙上,我们一般就会在帖春联的前一天熬好浆糊
然后把春联小心翼翼的展开,对折后用小刀慢慢划开
之后在对联的背面涂抹一层浆糊,按照寓意分门别类的贴在房间的各个们上
贴门联有技巧,不同的门画要贴在合适的门上,不能本末倒置,不然会贻笑大方的
当我们帖的差不多的时候,邻居家也开始帖起来
不一会儿,喜庆的春联把家家户户点缀的年味十足
大红的对联彰显着节日的喜庆与热闹,那节日的春联喜庆的像陈年老酒,喝一口便沉醉其中
帖过春联就说明春节正式开始,但这一刻日子冷清了,仿佛只为等到除夕夜的激情绽放
我始终认为晚上才是除夕夜正确的打开方式
白天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这次狂欢做充足的准备
随着夜色逐渐降临,零星的烟花在寂寥的夜空绚烂的绽放,这一刻,春节到来
随后,此起彼伏的烟花仿佛受到了号召,都开始在天空中绽放起来
此刻父亲与母亲正为我们准备可口的年夜饭,当烟花的声音冲破云霄时,父亲便放下手中的勺子叫喊起来:“快看,这是谁谁家当的烟花”
听到父亲的叫喊我们全家人便离开了房间到了庭院然后朝着放烟花的地方驻足观望
当烟花一颗一颗向天空绽放的时候,我看到了美景,但也感受到春节所给予的幸福
看完了烟花,然后全家人便一起吃年夜饭,父亲做了拿手的几个好菜
高兴时还会很父亲喝几杯,玩玩游戏
等年夜饭吃完后,时间就比较自由了,要么看春晚,要么很伙伴们一块遛弯
吃遭年夜饭,家里就要上供了,把各个房间的桌子上都留出一片地方来用于上供
首先把煮好的肉块用筷子插着,上面再放一点青菜旁边放着大枣山、小枣山,然后香炉里烧着香
相应的门口外也插几柱香,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好奇有趣的
然后大门口也弄上“拌门棍”,当时好像寓意让财神到我家时直接绊倒寓意着财源广进的意思
当时间就这样静悄悄的度过时凌晨又该吃饭了,吃饭前是要点鞭炮的,随着春晚新年钟声的倒计时,鞭炮开始在整个村庄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吃早完饭时,就急匆匆的小伙伴们去各家各户拾鞭炮
鞭炮拾到了多少记不大清楚了,但是童年的幸福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一直玩到很晚才肯回家睡觉,我们总是相约,晚上通宵不睡觉,但是都坚持不住,等到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了…
关于童年,关于新年,通过文字又重新回忆了一下,很满足,也很遗憾
我们逐渐长大也逐渐失去,愿各自安好
再见,儿时的年味,再见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