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
生命周期流程对比
vue
开始创建vue实例 (时间点)
↓↓↓
初始化事件和生命周期函数(时间段)
—— 当其结束的时候代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函数的调用,此时虽然数据已经准备完成,但是并没有注入到vue实例中,所以beforeCreate不能获取到data,当然视图层的渲染要更晚。
beforeCreate生命周期函数中没有data和el
↓↓↓
开始注入函数和数据(时间段)
——当前结束的时候,数据注入完成。所以created生命周期函数能够获取到data,但是没有挂载数据到view层
created生命周期函数中有data,没有el
↓↓↓
这个时候就会检测是否存在el的参数,没有就会等待el参数的传递
(不传递就不再进行下一步)
有就会继续检测是否存在template的参数
(在vue实例中如果存在template,就在render函数中使用这个template,没有就使用要挂载的节点的html作为template)
比如,vue实例对象中有:template: "<h1>{{message +'这是在template中的'}}</h1>"
就不会使用html部分el内部的html。
------当前结束时就代表beforeMount的调用,因为必须给定el,实例方法才会继续下去,所以le此时是能够获取到
beforeMount生命周期函数中有data,有el
↓↓↓
挂载数据到view层(时间段)
之前可以看出仅仅只是找到这个el参数,并没有对视图层做处理。现在要做的就是挂载数据到view上,创建vue实例下的el,挂载到view上。这个时候vue中的数据就会渲染到html中
------ html中所有的数据完成,代表mounted的调用
↓↓↓ (分支)
当数据改变时,触发beforeUpdata和updata
↓↓↓(分支)
销毁实例(时间段)
首先是beforeDestory
销毁完成的时候
destoryded
本文参考vue部分
小程序
步入某个小程序中(时间点)
↓↓↓
这个流程在于先加载的是目录中的app.js文件中app实例,并且加载app实例中的生命周期。
↓↓↓
页面视图层和逻辑层都同时开始初始化(双线操作,和vue的不同之处)
↓↓↓
逻辑层 onLoad 和onShow(时间段)+ view层初始化完成
------完成后等待view层的通知(通知:view层准备好了,发数据过来)
逻辑层在创建的过程中调用一个页面的两个生命周期函数onLoad 和onshow,即加载和展示,获取需要的数据并且准备将这些数据传递到view层
这张图是在onLoad生命周期函数内的断点展示,可以看到,此时的data已经存在
再看下控制台的日志
ps:为什么打印出来是1*200?我也不知道。
控制台说得很清楚,首先加载app实例,运行内部的周期函数,注册页面,由路由跳转到首页,利用初始的data更新view,加载内部的周期函数onLoad。
出现一个问题
那么有一个数据我需要调用微信的接口才能获取,所以不能直接在data中初始写入,我应该在onLoad中处理,还是在onShow呢?因为onLoad只是在初始进入这个页面文档时候调用,而onShow早切入这个页面的时候就会调用,所以如果只是初始赋值一次,后续不再需要则选择onLoad,如果是后续切入都需要获取新值则在onShow
↓↓↓
onReady(时间点)
表示当前视图层和逻辑层可以交互
------在接收到通知之后view层获取到逻辑层的数据,并且渲染出来,就会在完成这些操作的时候再发送一个通知,这就是逻辑层onReady的开始信号,表示页面可以开始交互。看完这段描述就应该知道,这个页面只要不重新生成,就不会出现第二次onReady,因为初次渲染只有一次
↓↓↓(分支)
onHide(时间点)
在页面切出的时候触发,并非销毁,而是入栈
------比如路由跳转中navigateTo
和tap页切换
↓↓↓(分支)
onUnload(时间点)
在页面销毁的时候触发
------比如路由跳转中redirectTo
和navigateBack
个人初学记录,如有错误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