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很美好,美好的让我觉得像一个孩子的世外桃源,教育的乌托邦。这种教育理念太先进了,太人性化,如果全社会能够形成这种共识,教育不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教育是为了让一个人成为一个他理想当中的样子,这才是最核心的东西。让孩子们读喜欢的书,长大了做喜欢做的事情。学习不是逼迫的,孩子们学他喜欢的东西,也会很刻苦的去学,不是很痛苦的去学习。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搞懂它。
樊登读书会,是一个知识付费栏目,樊登老师从小博览群书,长大后终于实现了“躺着挣钱”的愿望,即一边读书一边赚钱的愿望,每个星期解读一本书。他说别人讲书的都是物理式的解读,找到这本书的主要框架,主要内容,有层次概括性的讲述。樊登读书是化学式解读,结合书中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樊登自己的读书感悟,将书中的道理娓娓道来。
朱永新教授设想的未来学校,在朱老师和樊老师的共同解读下,让我们了解了未来教育的可能性,也是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机遇。我们的国情可能最适合推行这种未来教育,未来学校以学习中心为依托,我们真正推行起来也是速度最快的,中国教育相对统一教材,我们中国的网络化程度也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我们的5G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各行各业在近200年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教育还延续着200年以来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班级授课制,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可以看到,在班级授课制中,大概只有1/3的孩子真正在课堂中有所收获,还有1/3的孩子,学业水平超过了这个课堂,另外1/3孩子水平还达不到这个课堂的水平,所以学习中心是最适合孩子个性化学习的场所。最有益于培养个性、化创新性人才。
未来学校很可能取消班级授课制,以学习中心的模式开展教育,这将必然引起学生,教师,家长的全面改革。学习中心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地点,学习内容,50%的国家基础课程,50%自主选课,孩子们不在是同一模式下的流水线教育工业化产品,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要学的课程。网络时代知识泛在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于教师这个行业,将会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改革,可能未来不需要那么多的教师,一个教师可以教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孩子,同时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需要一些优秀的专业化的人才。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有几百所学校,让几百万的孩子受益,新教育实验学校开办了新父母学校,专门培养怎样做家长。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是经过专业化的教育和训练,才可以上岗,只有父母,没有经过学习培训就上岗了。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性的课程,机械的无生命的工程都是简单化的,包括航母、火箭的制造。生物性的有生命的研究都是复杂性的工程,父母和孩子应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学习掌握对于孩子的基本认知,了解儿童成长的关键期的意义和价值。当孩子进入学习中心以后,他就要懂得怎么去选择最好的学习中心。
教育方式的转变,随之带来的就是评价系统的改革,朱永新教授提出了学分银行,孩子们不管是在学习中心学习,还是在网络上的学习,都以学分的形式呈现。学分制终身化,开展终身教育,学分终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