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书,你已经是中国第57个民族了”
“你走开,能不能说人话,什么第57个民族?”
“低头族啊!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庞大的一个民族!”
“你……可以的”
说这句话的是我室友柠七,‘低头族’ 啊哦……这个词吧听起来怎么有点点无奈,不过却也挺贴切的。环顾四周,真的是可以看到大把大把的低头族,不管是在课堂,在大街上,在饭店,在聚会上……一人一手机仿佛就可以走天涯了。
“钱包,钥匙,手机”这三样,是很多人出门的紧箍咒,然后现在甚至已经可以精简为手机!手机!手机!记得听过谁跟我抱怨过这样一句话,没带手机出门仿佛失去了全世界,手机电量没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就好像没有安全感。
我很无语 ,这,到底是我们在使用手机,还是手机限制了我们的生活。
记得初中的历史课书上写道,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最初发明电话里的意义仅仅在于为人们的工作,生活,生产,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手机完完全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然一部分老年人除外。
手机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的全面覆盖,它确实便利了人类的生活,却让人类的生活也局限在这个一个小小的手机匣子里。
温庭筠在《杨柳枝》这样描写的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虽然我不是个心思细腻的女生,不过每每读到都不尽为她心痛,“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感受到的正是诗人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何人不为之动容呢?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我很喜欢这句话,是郑愁予在错误中写给正在等待的女子,我,不是你的归人,我只是个过客。注定要在刻骨的思念中耗尽一生的朝朝暮暮。
不管是古诗还是现代诗 ,它们所表达的相思都能让人落泪,让人动容。它们惊蛰了时光翩迁了模样,只等心上人来放空那一望无垠的呢喃。
可是在如今,不管身处天南地北,一个电话便可以诉说相思之情,它解决了古人一别便是三年五载的愁苦,却再也无法写出那么断人心肠的话语。我一直认为书信能最大程度的表达一个人的感情,即使它不能完完全全的表达全部的心情,可是即使只剩下一半,我依然习惯用笔来记录这些日子,每一个冰冷的铅字拼凑组合成最缠绵的情意,每一段的文字承载着的日子都是岁月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手机控,虽然我不是网瘾少女,可是现代社会嘛,手机都已经是日常必需品了,不过我依然满心欢喜的期盼大家能当面表达相思,而不是一句我想你然后两个人坐在一起相互玩手机。我依然满心欢喜给家人打电话道思念报平板,但是多多的陪伴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不仅仅只是电话。我依然满心欢喜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增长自己的见识,而不是只停留在手机世界里而不去融入这个社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依然满心欢喜你可以用手机做出一系列攻略,而不是出门很难旅游很麻烦。
多放下你的手机,关掉你的wifi。约上三两好友,趁着阳光正好走出门,读读书,聊聊天。
我比较喜欢现在的我。
你也会比较喜欢这样的自己。
拒做低头族,希望你们都能在似水流年中寻找最初的那份感动~
Ps:一只吴亦凡的脑残迷妹阿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