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新一期的《金星秀》,讨论现在的小学生喜欢玩王者荣耀,沉迷手机的问题。
节目组随机采访了上海的一些小学生,其中有个小学生说,大人也很喜欢玩手机,有时候和妈妈说话,妈妈就顾着看手机,跟她说话就哦,问她说的是什么,一句答不出来。
问孩子们父母不让玩手机,他们怎么想,没想到,一帮孩子就集体“呵呵”。
确实是,很多大人由于没有监管,自己玩手机玩到嗨。
刘震云在小说《手机》里写到,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倒成风筝了。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在陪孩子时习惯玩手机,有45%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玩手机的时间比陪伴孩子的时间要多。
而父母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做法,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冷暴力”,会让孩子变得焦躁不安,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自己还没有手机重要。
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会用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
有一对母子,儿子正上初二,一天上课玩手机时,手机被老师没收了,于是儿子罢课回家要求母亲去跟老师要回手机,母亲说“学校有规定,你上课玩手机就是不对,我没法要。”
儿子听后激动地大喊“你不让我玩手机,你自己可是天天离不开手机。你不拿回我的手机,你也甭想玩手机。”然后就把妈妈的手机摔了。
父母热衷低头跟手机里的朋友聊天,却忽略了跟孩子的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手机作为自己的朋友。
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获得关注,就好比歌者渴望获得掌声一样。
认识的一个朋友,她说她小时候父母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做饭、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我们睡了,他们还要备课,准备应对第二天的工作。
他们忙得几乎一分钟时间都没有。
但是每次她作文拿了满分,兴冲冲跑过去告诉他们,爸爸妈妈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地读她的文章,然后很具体地说某一段观察很仔细,写得很传神。
大学毕业后,她依然保持着喜欢写作的习惯,不停在报刊发表文章。
有次回家,看到父亲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大本剪报,里面从她大学期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开始,直到最新发表的,一篇不落,每一篇都标注着发表的详细日期或月份,她说她自己的样刊,都不曾这么齐全……
朋友说父亲这种不是夸赞的赞赏方式,让她带着热情码字至今。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爱是一种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没有父母说自己不爱孩子的,父母们觉得,自己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地拼搏都是为了孩子。
的确,身为父母是很辛苦。可能早上六七点就要出发去工作,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即使人回到家里,脑子里可能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
可是没有孩子,你一样要去工作,工作忙并不能做为不陪伴孩子的理由。
父母总说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可是却连时间都舍不得。宁愿把时间浪费在刷朋友圈,玩手游上,也不愿意把它给孩子。
当孩子兴奋的告诉我们:他搭了一座大城堡,可我们只是眼不离手机的敷衍一句“嗯”,孩子会觉得多么挫败。
想想看,在我们谈恋爱时,如果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在跟你兴奋地跟你说一件事,而你却心不在焉地回复,你能告诉我你当时的心情吗?是不是瞬间就觉得你们的感情有问题了。
我们有没有100%投入的去陪孩子,是不是全身心的,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即使他不会表达,但是内心里,他也会根据父母的行为去判断自己是否足够重要,是不是被爱着。
记得妍妍刚三四个月的时候,那会儿我总披着頭髮。有时候喂奶的时候,我觉得无聊,就会玩手机,时间长了,我就发现,每次我喂奶的时候玩手机,妍妍就会拽我头发,直到我松开手机专心喂奶。我想,她大概是能感知出我有没有专心陪伴她吧。
育儿专家说:在孩童时期,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100%的投入,才能收获高质量的陪伴。
那些沐浴着父母的爱的孩子,心灵才可以健全发展。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
孩子的成长那么快,我们怎能被手机绑架?我多怕当我们想要去爱孩子时,孩子已经不再需要我们的爱了。
如果你想要有一个自信、乐观、积极、有责任感、乐于付出的孩子,就在陪伴他的时间里,全身心的去陪着孩子吧。
要怎样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呢?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吧:
不打扰孩子
孩子可能会花1个小时去观察一群蚂蚁,在你看来可能是无聊又没有意义的事情,简直浪费时间。
可是对孩子来说,那是他成长必须走过的路程,爱他就舍得陪他“浪费时间”。
创造专属你们的亲子时光
这个亲子时光,是只属于你们和孩子的,不被任何人、任何事所干扰。
你们可以一起读一个故事,或者去户外散散步、聊聊天。
给孩子一个拥抱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拥抱他,给他温暖和力量,这会帮助他尽快平复情绪。
任何时候,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理解。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孩子渴望独立,同时也需要父母的爱。
孩子试图自己穿衣服,可是总是穿不好,他可能会发脾气,甚至大哭,在征得孩子同意后,给他示范正确的做法,等待他。
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聊天
如果在孩子面前,大人总想树立权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很可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不那么亲密,孩子有事情可能也不会选择第一时间告诉你。
但是如果你像和朋友聊天一样,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孩子,用积极的语言去沟通,孩子一定会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