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知多少(5)——觉罗
觉罗,俗称为“红带子”,是清代皇族的一部分,主要由太祖努尔哈赤的本家远亲组成。
清代觉罗共有两派七大支,有时称之为“七觉罗”,亦称“觉罗七家”。
第一派为兴祖脉下觉罗,是太祖努尔哈赤的伯祖父和叔祖父的支系,共五支,即:
“一祖(亦称大祖)”德世库支
“二祖”刘阐支
“三祖”索长阿支
“五祖”包郎阿支
“六祖”宝实支
第二派为景祖脉下觉罗,是太祖努尔哈赤的伯父和叔父的支系,共两支,即:
景祖长子礼敦支
景祖第五子塔察篇古支
觉罗是太祖的亲族,这点不成问题,但是这些亲族对于太祖而言,影响常常是负面的,特别是兴祖脉下觉罗。
当年太祖刚起兵时,觉罗各支纷纷反对,龙敦(三祖索长阿第四子)集合了大祖、二祖、三祖、六祖的后裔誓于祖庙,约定谋杀太祖,并使出暗杀等手段。之后,他们还谋杀了太祖的妹夫等,给太祖带来很大打击。后来太祖势大,觉罗各支逐渐归附,但是数次战役时,觉罗诸将均畏敌退却,也实在是有点那啥……
不过从太宗时期开始,觉罗的后裔们开始在仕途上稳定的、多方面的做出贡献,而觉罗制度也逐渐确立。
觉罗的特点很多,具体有几样:
1.爵位低下。
很多人把亲王直到奉恩将军那套爵位称之为“皇族爵位”,而实际上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宗室爵位”,也就是说,觉罗是没有可能拥有这些爵位的。
清代觉罗获得爵位,只能是跟异姓一样的那套公侯伯子男乃至恩骑尉。而且,清代觉罗的爵位普遍低下,目前笔者见过觉罗获得过的最高爵位可能是拜三(五祖包朗阿曾孙)的孙子莫洛浑,其死后被追赠为三等伯。另外子爵有三四家、男爵有数家,其余的普遍是闲散觉罗。
清代宗室拥有爵位的比例是6%,觉罗则更低,估计低于2%,经常可以见到觉罗后裔在网上说自己家祖上是王爷贝勒云云,估计他家祖上听到都会害羞。
2.多居东北、聚居村屯。
清代宗室奉行两京居住制,即在北京或盛京居住,且不具有自主选择权。比如说A是个宗室,想自己搬家到盛京,这是不可以的,需要统一规划,另外必须住在“城里”,如北京便是现在的东城或者西城。
觉罗在制度上也奉行这种制度,不过事实上,觉罗有相当一部分(甚至于近一半)都居住在沈阳周围的村屯之中,这种乡野的特性是宗室所没有的。
3.补缺。
清代官缺经常以汉缺(民缺)、满缺(旗缺)进行划分,到嘉庆时期又有了“宗室缺”,而觉罗显然与宗室缺无缘,只能补“满缺”。
4.不用钦定字辈。
与远支宗室一样,对于清代皇帝钦定的“胤弘永绵奕载……”这套字辈,是没有使用权力的。直到宣统年间,个别觉罗才开始自行使用钦定字辈,后来逐步放宽。到今日,很多觉罗后裔都用了钦定字辈,但其实其祖辈都是不用这个辈分的。
5.经济待遇。
清代觉罗和宗室每个成年男丁都可以获得每个月的赡养银,以清初的规定来讲,宗室每月银三两,每年米四十二斛二斗,觉罗每月银二两,每年米二十一斛二斗,可见待遇的差距。
由于清代觉罗待遇有以上种种特点,故而近来有许多文章认为觉罗不应当作为“皇族”进行讨论,或者说不可以作为“一等皇族”而应作为“类皇族”的概念。这也的确符合清代觉罗在宗人之中的地位。文化上讲,觉罗凸显了爱新觉罗一姓的乡野特性,相比于宗室而言,觉罗支系的风俗淳朴许多。更重要的是,在民国时期的排满动荡之后,居住城市的宗室觉罗都纷纷被打散了聚居地,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圈和居住圈,而居住在村屯的觉罗则显然没有这种顾虑。另一个方面,居住在村屯的觉罗本身便具有相当的地方势力,这种情况也继续到了今天。故而,觉罗后裔在今天,某些程度上的“活性”比宗室要高,特别在东北方面以及网络上,见到的许多自称爱新觉罗的人都是觉罗后裔,其宗族性甚至要高于宗室。
清代觉罗普遍势弱,只有极个别的世职家族和仕宦家族,而觉罗的世职家族其知名性也远不如宗室。至于晚清觉罗的官宦世家,如成允(索长阿后裔)家族等,虽然在觉罗中列数名门,但比之钮祜禄氏、那拉氏等氏族的世家,实际上还要弱一些呢。
当代觉罗后裔很多,男女一共约有两万不到,主要集中于东北,其次为北京。觉罗在冠姓上尤其喜欢使用肇姓,约占半数以上。曾经有人总结爱新觉罗一姓的冠姓规律,称之为“内金外肇”,具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旗人冠姓本身很随意,所以这只是一种大略的说法。
由于上面提到过的乡野性特点,觉罗后裔在当代似乎反而比在清代活跃很多,尤其是东北地方上,以及网络上。当代比较出名觉罗后裔有钟寿民(三祖后裔),肇俊哲(五祖后裔)等,在各个方面都有觉罗后裔的名人,台湾有名的金溥聪也据称为五祖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