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想写篇读后感。才几行便开始有些难受。脑海里不再有文字浮动,墨水被勾勒地歪歪扭扭。我想我终究是写不了文章了。
拿起手机,想在微信群发上几百个字符,却猛然想起我可怜的公众号只有那么三个关注。倒不如直接和他们私聊一番了。
于是如你所见我打开了简书。也许是内心里期待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字。
我要写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开始我给取了个不错的名字——Be the catcher of a rye 可是后来我觉得我压根不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看一群小孩在麦田里跑来跑去也就罢了,但偏偏有个职责。得看着他们,不让他们跑到悬崖边上。抱歉,我甚至挺变态地想看着他们失足掉下去。我想做的可能就是一个不用为钱发愁的富二代,每天就像现在这样生活就好,把上课剔除掉就完美了。我可以看看书,也可以一直玩游戏或者怎样怎样,就是一个堕落的大学生做的那样。只要每个月都有生活费不断地打来,干嘛不这样做呢?
只是生活哪里会真一如我想的那样。就算现如今我依旧每个月都有着生活费,课程完全看心情去上。但我总得和别人交往,总得想着未来。一想起这些东西,我就烦得要命。并不是他们都多么地假模假式,毕竟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去。我只是单纯地烦我自己,明明不喜欢和人交谈却又总感觉到孤独想要和那谁谁谁聊上几句。明明觉得未来已迫在眉睫,却又迟迟不肯行动。
我总是在怪罪自己,但也仅仅是在脑子里念叨。
继续谈书吧,就好像我刚刚有谈过一样。这本书我买过两次,第一次买来是送人的,当时是星期天于是我自己先拆开看了两眼。“挺有意思”是我那两眼给出的评价。把书送给他以后,我便忘了这本书,于是时隔一年多后我再买来看时竟只觉得这个“他妈的”有点熟悉。那次看完后我又给了个评价——比《三重门》强多了。那时节我是不喜欢对看过的书进行思考的,小说就把它当故事看就好,以后再想要看时自然会仔细思索的。我倒真喜欢把事扔给未来的自己。
于是又过了一年,到现在我是终于又看了一遍。我看的原因挺有趣。因为我要用钱了,而我把自己存的钱夹在这本书里了。于是看在钱的份上也就重温一遍算了。 在写这读后感之前,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别人的读后感。这里我才不想提呢。我的地盘,还是且听我说罢。
如果说这里开始才是正文,那么我都觉得我废话太多了。于是我很悲伤地告诉你,这篇文章根本没有什么所谓正文。
又一次看完这本书,我所想的只是对于这个世界的厌恶,以及我最终逃离不去的悲哀。但是细想来,又没什么好伤心的,因为就如之前说的,我根本不是一个能独处的人,我热爱这华彩的世界,就算只是在边缘处看着那些纷繁的灯火。我厌恶孤独,就算只有雨的声音也比脑海里不断回旋的自白更加美妙。于是,对于那片麦田,我只远望着即使在梦里。在受伤时我会登上田垄想要向那个方向移动,但我终究还是得睁开眼,微微一笑,该干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