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志琳
“有权不可任性”“有钱不可任性”,现在这两句话成了流行语。也从反面反映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通常认为,人要有了权、有了钱,就能任性,也就是说能不违背本心地活着。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认为是这样,我认为“有权、有钱皆不能任性,有才,方能任性”。
咱们先看看几位有才的人,郑板桥,他作过县令,他的才华是画竹,他是个很任性的人。
有一个富豪,想请他画幅竹子,还说只要他愿意画,不论出多少钱都愿意。板桥得知这位富豪对穷人悭吝异常,一毛不拔后,不仅挖苦、教训了他一通,最后还说:“给多少钱也不给你画!”任性不任性?!
据我所知,有才任性的人,除了郑板桥,还有福娃之父韩美林,1996年时,他到陕北很穷的一个地方采风,当听说村里惟一的学校一年的经费才25元时,韩美林十分震惊,决定在这里建一所希望小学。当时陪他的一位县长却不关心群众疾苦,还摘下他的金丝边眼镜对韩美林夸耀,说这眼镜是名牌的。韩美林大怒,直接骂:“你给我滚下去!”,硬是把这位县长撵下了小汽车。任性不任性?
而写出《康熙大帝》的二月河,我印象中也很任性,市委书记率领一行人探望他。饭桌上,他端起一瓶五粮液,悠然自得招呼众人:“喝吧,哥儿们。我敢保证,我的酒是最干净的。”
为什么这些人,面对巨贾大官,就敢这么任性,敢这么挥洒真性情,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敢于鞭挞丑恶,贬斥宵小,不怕得罪人?就因为他们有才。出众的才华给他们带来名气,给他们带来财富,仅靠才华,他们便能过得很好,不需要为五斗米仰人鼻息,折腰曲膝。比如郑板桥,他虽然当过官,却不曾、也不需要以权谋私,就不怕被得罪过的人抓把柄,穿小鞋。后来他不当官了,就更不怕得罪人了。据他自己在写给弟弟的信中所说,他仅靠卖字画一年就能挣3000两白银,正是高超的绘画才华,能支撑他过上体面、自得的生活,能供他买地置宅,养活一大家子,而且,这种才华又非别人能够轻易取得,也不用担心别人抢他画竹的生意。你说,有才的他不任性,谁才任性。韩美林、二月河,也大抵如是。
再回过头说说“有权任性”和“有钱任性”,有权的人真的可以任性吗?不可以。因为下有群众,上有上司,前有党纪,后有国法,想要任性,必得作好丢官削职、身败名裂的准备,所以,你看身在官场,为了头上那顶小官帽,不想奉承的人也要奉承,不想巴结的人也得巴结,不想说的话也得说,不想干的事儿也得干,想任性,分分钟让你出局!
有钱的人,尤其是那些大富豪,看着游艇、美女、香车、宝马、豪宅、大屋,风光得不得了。他们就能任性吗?也不能,毕竟,其他不说,但说那挣钱、融资的过程就要费尽手段、磨破嘴皮、陪尽笑脸,见庙磕头,见佛烧香。想任性,分分钟让你的公司开不成,让你的生意干不成,让你的钱挣不着。
所以,无论是有权,还是有钱,为了取得权、挣得钱,然后为了保住权,多挣钱,都要有求于人。即有求于人,你就不可随意任性,不仅不能任性,还要扭曲自己的真性情,奉迎拍马、心口不一、阿谀谄媚之事,一样都不能少干。想任性,想都不要想,想了也任性不成,毕竟有那么多人能管束住你、要挟着你,拿把着你哩,你这厢刚想任性,他那边大棍子就敲下来了。
这么一比较,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惟有有才,方能任性。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才,都成为大画家、大作家,大什么什么家。
难道我们只能憋屈一辈子的命?
也不尽然,成不了大才子,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有一技之长,作为活命资本,让人需要我,而不是我处处求于人,哪怕你能烧饼烤得好,车工技术强呢,都可以。做人且不可学习、不钻研、不吃苦,一味想当官,朝官场钻,一味想发财,朝商圈钻,结果一辈子把自己活得委委曲曲,猥猥琐琐,降低人格,扭曲自我,最后也未必能当大官、发大财,还遭人白眼,如此人生,岂不太无趣、无聊、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