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因为穷养儿子,才能让男孩儿从小学会吃苦,学会担当;因为富养女儿,才能让女孩儿有底气,有见识,不会因为他人小恩小惠而迷失方向。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人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不能满足孩子更多的需求,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去改变现状,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们只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穷人家的孩子更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学习持家,学习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他们要比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更懂事,更有担当。因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无论男女,很多家长开始富养孩子。父母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家庭把改变生活的现状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即使自己穷困潦倒,也不想苦了孩子,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拥有他想要的东西,不能委屈孩子。无论是否必须、是否超出了他的能力,创造一切条件也要满足孩子的期望,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更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以免孩子在其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让别人看不起。他们把自己拥有的一切用来供养自己的孩子,以求能让孩子和自己不一样,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理想是美好的,可是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吗?在孩子的心中,他并没有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没有感受到家境不好,觉得自己和他人一样,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总在付出,可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也在不断变强。一味的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无底线的溺爱孩子,只会养出没有金钱观念,只向父母伸手的无能儿。
中国的父母总在无私的奉献,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受风吹雨打。可是,孩子懂得感恩吗?如果孩子失去了家长的羽翼,没有独自行走的能力,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变得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