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困扰着99%大学生的问题。
忙忙碌碌。
为了回答标题中问题,我想先抛出几个问题。
假期里你忙么?恐怕不忙。
假期里面你都做些什么?想做啥做啥。
假期为什么轻松?因为没有作业、没有社团、没有论文。。。。
假期你感到空虚么?偶尔有。
这就是我的逻辑。
你不忙,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你忙,是因为你有太多你不得不做的事。
你不忙,是因为你做的事情是你主动的、乐意去做的。你忙,是因为你做的事情是别人安排的、你打心眼里不想做的。
你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为什么学霸们一天到晚泡在书山里,读那么多的书,做那么多的题,照样精神百倍?
为什么社团达人们手上一坨项目,手里一把表格,手下一把小朋友,却仍然在答辩会上、在社团节中活力四射?
你觉得他们忙吗?yes。忙得一逼,都不见他们休息,要是我我得疯了,猝死了。
但是你要知道,他们是学霸,是社团达人,你不是。
我有幸以小人之腹度大神之心,我觉得他们对于自己的一切,一点都不觉得忙。
忙,心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这个方块字造得太精辟了。
忙不是一种外在状态,忙是一种内在心境。
同样的schedule,你可以让自己很忙,也可以让自己一点都不忙。
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当爱好摄影的你,星期六背上心爱的单反,到上海的某个地方照了一天的照片,回来寝室,看着一张张作品的导出,你觉得你这一天很忙吗?
晚上你累得一塌糊涂,周日你中午睡起来,发现一周的作业都压着呢,都周一交。胸前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吭哧吭哧的预习/练习/借鉴,完成作业之后,你觉得你这一天很忙吗?
可是,周六你做了一天的事情,周日你只做了半天的事情啊!
于是乎,我再把那句话重复一遍:
你不忙,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你忙,是因为你有太多你不得不做的事。
学霸与学习有注定的缘分,与自己的那一半在一起,谁不想呢,谁不喜欢呢?你跟你男朋友/女朋友在一起亲亲我我的时候你累不?学霸看到自己心爱的教材、练习册、参考书,他累不?
同样是这个学霸,你让他陪人在KTV欢唱三小时,让他整理整个寝室的卫生,让他给社委办跑腿,他累不?
人是无时无刻不在做事情的。为什么你感到空虚?因为你没有事情做。人真正停下来的状况无非两种:肉体死了,或者灵魂死了。
为什么你假期有时会觉得好空虚?难受,无聊,寂寞?
因为你没有事情做了,你的灵魂度假去了,你的肉体没了魂,还能有什么舒服的感觉呢?
睡到中午起的时候,看到学霸舍友背着满满一包书自习回来了,你有没有觉得羡慕嫉妒恨?恨铁不成钢?
这就是空虚的感觉。
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用的的事。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得人,除了成就感,别无他求。
为什么社团达人喜欢搞社团?当他看到自己的社团评了精,自己的小朋友慢慢成长,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他什么感觉?他累不?
同理,学霸看到自己怒刷一本线代+一本宏经+一本会计,正确率100%,他什么感觉,他累不?
亦同,宅男看到自己的账号升到满级或者什么比赛进了全国决赛,就算废寝忘食,泡面味满屋,他累不?
社团达人看到吃货们从哈根达斯鱼贯而出时一脸的幸福,他不屑一顾。吃能吃出什么啊?
学霸看到这社那社五彩缤纷的活动,心想:他们累不累得慌?
每个人的效用函数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断定干这个一定比干那个好,只是大多数人认为干这个比干那个好。唉,没办法,人的社会化往往倾向于走向多数专制。
一个50岁的大学讲师,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在别人看来,拿着知识工人的工资,过着零零年总体小康式的生活,哪配得上大学教职的高地位呢?你看那些刚刚过而立之年教授们,出国开会、参加论坛、做讲座,这多好!
对于而立之年的教授们,出国开会参加论坛做讲座的效用更大,成就感更大。但是对于那位讲师,学生一个恍然大悟的眼光、一个崇敬的神情,给学生讲明白一个题、批改完一次高质量的作业,多少工资奖金都买不来呢!
所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给自己带来最大成就感的事情,你就会活的很轻松,过得很快乐。就算事情再多,你压根不会觉得忙。
如果你是学霸,如果你喜欢专业课上的知识,那就请你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学术,你会有很多书要看,论文要写,项目要做,但你不会感到忙,你会很充实,很快乐。
如果你是交际草交际花,那就请你多多参与社交活动,多加入心仪的社团,认识更多的人,学到更多的处世经验。你会有很多DDL很多schedule,但你不会感到忙,你会很充实,很快乐。
我问20岁的你,你喜欢什么?如果你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一心一意地对它,你会有很多事情,但你不会感到忙,你会很充实,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