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孔子,有什么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恕!”紧接着,孔子解释说,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学》把这个观点推进了一步,从社会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来举例说明,例如,我讨厌领导让我干不合理的事情,那么,我就不能以同样的手法去恶心我的下级,与此同时,我讨厌下级对我阴奉阳违,不尽职责,那么,我就不可以这样对待我的上级去恶心他。其他的,比如前后、左右的关系,都以此类推。一言以蔽之,不拿自己厌恶的事儿去恶心别人,就是恕。
这个“恕”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难----关于这一点,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母亲跟女儿在一起生活,女儿长大了,找到了工作。在领到第一份薪水的那天,女儿觉得应该给自己一个犒赏。经过百货公司的橱窗,女儿看到一项很漂亮的帽子,于是,她从薪水中拿出钱买下这顶帽子,戴在头上,她越看越满意。
回到家里,她跑到母亲跟前,希望能引起母亲的注意,得到夸赞,可是,母亲忙着做菜,没注意到。她又把帽子放在冰箱上,母亲开冰箱时,还是只盯着菜,对帽子仍然视而不见。女儿因此闷闷不乐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有所察觉,对女儿说,“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啊?”女儿说:“对啊!我精心挑选了这顶帽子给你看,你都不看。”没想到母亲没接这话,反而说,“你心情不好,我心情也不好啊!我今天做了新的头发,你也是看都不看一眼啊。”
实际上,人大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看自己想看的,对于自己不想看的,熟视无睹---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执着于自我的“我执”,在“我执”之下,我的世界就是我的茧壳,那么,这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因为目中有己无人,所以,自己随心所欲,压根儿想不到有什么是勿施于人的“不欲”。
如果通观《论语》,会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恕”的一个方面。除了这一点之外,恕道还包括另一方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想要别人对自己仁爱,首先要对人有仁爱之心,又比如,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我豁达。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恕”。实际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进取的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保守的一面。至于进取还是保守,看具体场合来决定就好。
”恕“的妙处是通过成就别人而成就自己,不过,人与人交往,难免会由意外。比如,朋友之间往往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而且,热的那一头越热乎,就越是显出冷的一头越冷,不是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吗?你想立他,他却不想立;你想达他,他却不想达---甚至于有弄到两边不自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当如何实践恕道呢?用孔子的话来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坦诚相告,循循善诱,如果不行的话就算了,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否则会自取其辱。其实,再亲密的朋友,也有自己的空间,如果无视这一点,强行地闯入并指手划脚,那其实是假借友爱之名的伤害。
对人要行恕道,这里的人,还包括不利于自己的人---孔子说”犯而不校“,你触犯了我,我不跟你计较。为什么要宽恕那些触犯自己的人呢?正如古龙所说,如果没有宽恕,那么,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真正的恕?你触怒了我,我忍着不发作就是恕么?不是。克制愤怒只是恕的结果,而不是恕的法门--恕是”犯而不校“,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我压根儿没打算把你的过错放在心上,换句话来说,恕意味着忘记别人的过错。
孔子讲”犯而不校“,《圣经》也讲,宽恕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马太福音“说,彼得前来对耶稣说”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对他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实际上,耶稣所说的“七十个七次”也不是一个定数,而是有多少次得罪,就有多少次宽恕。在这故事里,表面上看,彼得仿佛是在行恕道,但是他清清楚楚记得饶恕的次数,这说明他并没有体悟恕道的精髓,他并没有完全的宽恕。这一点,正如吕新吾在《呻吟语》中所说,“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钱钟书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那么,如何放下挂碍?一言以蔽之,曰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