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上班已经一个月了,我也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恨不得自己长出八只手,到现在基本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自己不断的摸索与总结,现在我把它分享出来,希望你也能有所收获!
注 : 受众仅为职场小白!!!
首先,拿个专门的本,记下任务的内容,具体要求,以及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具体要求是你做这件事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了解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能把握做好这件事的关键点。
比如,领导让你扫描一些资料然后发给他。很简单的一句话,但你却需要知道以下内容 :
1.扫描完以什么格式发过去?
2. 扫描这些资料做什么用?
3. 什么时候把扫描完的文件发给他?急不急?
这三个问题是你可以直接问领导的,还有下面这些,你需要自己琢磨清楚 :
1.这些资料是什么?
2.它们处在流程中的哪个位置?
这两个问题可以和上面问领导的第二个问题搭配着思考。知道是什么,做什么用了,再熟悉一些公司业务的大致流程,就能判断出一个项目大致走到了哪一步。这样做的好处是 :
1.你可以更清楚你所在部门的职能在整个公司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你负责的又是其中哪一个部分,由此更好地了解你的岗位职责 ;
2.在走过一次完整的业务流程后,你可以大致推断未来一段时间你的工作内容,并且提前规划准备,避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或是被指派突发任务,事情太多做不完 。
拿我自己经历为例,因为我所在的公司是传统的建筑行业,经常需要通过招标的方式和一些分包商合作。在招标的过程中,分包商会提供他们各自的资质(比如营业执照),而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将他们的资质扫描成电子版存档。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一接到这个任务,脑子里闪现的应该是下面这些内容 :
“又有新单位的资质了,这是签新合同了。看看是什么类型的?塔吊租赁。用于哪个部位的?xx小区x号楼,恩,已经在建高层了。对了,扫描完了就该做一份完整的合同了,那我可以提前做好,等公司评审通过后,就可以直接上传系统了,还有后续的打印纸质版,拟盖章清单等等都可以做了”。
当然,这是在我比较熟悉流程后脑子里想到的内容,而在一开始不熟悉流程时是没办法想到这些的。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做好事情本身。
还是拿这件事举例。
我刚接到这个任务时觉得很简单,也没多想就开始做了。结果带我的姐姐很生气并且直接让我重做。她还跟我说了原因。
“你看,这些资质以后是要归档的,而且有可能在纸质版资料丢失后拿出来打印,结果你扫描得这么不清晰,那还有什么用?”
“还有,一共六家单位,二十多张图片,你一股脑儿全发给别人,没有标明每张图片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弄混了怎么办”
“另外,我让你扫描图片,但并不是也要接收图片,这里面有些图片我需要你做成文档再传给我,你怎么没问清楚要求就开始做了?”
“你虽然做得很快,但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重做吧!”
另外,上面这段话清楚地反映出了我在接到任务时犯的几个大忌 :
1.一味追求快点完成任务,却忽视准确性 ; 我明明可以问清楚具体要求后再着手去做,却因为害怕因为自己手脚慢被批评而脑子里想的全是“快点,快点,再快点”,可是这只是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于一个职场新人,领导首要看重的是准确性,而非完成速度,而高效率也是建立在准确性的基础之上。
2.做事情只图自己省事,没有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便利性与否 ; 这一点完全是个人情商的体现。一件事在你这里完成了并不代表就真的结束了,它可能还要在别人那里走完后续的流程,这时,别人从你这里接手后做得是否顺畅,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处于她前面一个阶段的你交给她的成品是否对接她的要求。所以说,做完一个任务后,不仅要保证达到了任务目标,还要保证别人在接手后能够上手,而不是“无从下手”。
把一件事做好总结起来就是 :
先做好事情本身,问清楚具体要求,要达到什么目标,知道为什么要去做 ; 自己做完后还要保证交接顺畅,别人能够上手。再在业务熟练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工作进度的合理预测,以便提前安排自己后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