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里的时光#25/30
爸爸出生于1952年,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出生的人普遍是兄弟姐妹多。爸爸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据说是爷爷在60岁的时候,我奶奶生下来爸爸,我猜测奶奶的年龄应该比爷爷小很多吧!伯伯和姑姑的具体年龄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们都比爸爸大很多。二伯家的大姐比爸爸大,爸爸比他自己的那些侄子侄女外甥都大不了几岁。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下,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能把爸爸养大就很不错了,爸爸基本上没有怎么上学。
爸爸小时候的事情,我知道少之又少,听说十几岁的时候身体里长虫子,爸爸差点死掉。爸爸说小时候去他的姥姥家,太姥姥给他做的菜团子,他吃了很多,最后吓得太姥姥不让他吃了,怕把爸爸撑坏了,爸爸说那次是真的吃饱了。
慢慢的,爸爸长大了,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虽然爸爸上有哥哥姐姐,但是爷爷奶奶都是爸爸一个人在照顾。大伯二伯都在天津上班,他们孩子也多,三伯当兵去了,两个姑姑也早早的出嫁了。记得爸爸说过,那个时候孩子多大家都吃不饱,三伯已经转业到了油田上工作,当时只有三伯能偶尔的贴补一下他。
爷爷奶奶哪年去世的我已不记得爸爸跟我们说过没有,只记得爷爷奶奶两个人去世的时间间隔正好是100天。第二年,父亲26岁,将妈妈娶进了家中。没有任何的彩礼,唯一新的东西,好像是三伯寄给他的两块花布。记得妈妈说婚礼的当天晚上就开始吃黢黑黢黑的黑面馒头。 一贫如洗形容当时的家庭条件,一点都不为过。
爸爸有了妈妈,也终于有了家,更有时间和力气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