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药物并不会“毒害”您,它是挽救你病情发展的主力“武器”
“我吃了药,会不会产生副作用?”“我吃了药,是不是就得终身服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治疗药物的使用,如同一场冒险之旅,稍有不慎便会走上“不归路”。
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患者往往会产生“我该吃什么药?怎么用药?吃了有没有副作用?”的疑问。实际上,不同种类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各有不同。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是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3%~1%。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制剂、抗胆碱能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四类,临床上常采用4~6种药物联合应用。
帕金森病不能治愈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早期、规范、足疗程的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但因为帕金森病起病隐匿,症状持续时间长,早期很难被患者发觉。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没能及时发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帕金森病通常是在65岁以后发病,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提前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和管理非常重要。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建议大家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对帕金森病进行预防和干预,这对于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应因人而异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症状,应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
如果帕金森病患者仅有静止性震颤,无其他非运动症状,则可以选择非典型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金刚烷胺;如果帕金森病患者仅有运动迟缓,但有其他非运动症状,则应选择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患者要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要正确认识药物副作用,不要对药物产生恐惧心理。绝大多数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后,都可以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不要轻易减量或停药。可以先尝试将剂量慢慢加到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再慢慢减量到可以接受的最小剂量,逐步建立“剂量-时间-疗效”的正反馈,最后停药。
服药期间还要定期随诊,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等,必要时还需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