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健身的意义在于改善自己的健康状态,让自己精力更好心情更佳,至于减肥啊形体好都是附加利益。尤其是体重问题,体重小并不是反映身体是否健康的主要指标。书里面说每个人的体重在特定年龄都有一个均衡值,如果强行打破这个均衡,尤其是强行减重,其后果几乎必然是反弹。因为身体需要这个体重,所以会一直不停地试图达到目的,除非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能一直压制本能,否则一有松懈就会开始吃喝,而且由于压制得较久,还会报复性的暴饮暴食,其结果很可能反而增加体重。节食本身也是不健康的行为,而且节食会影响智力,太可怕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危言耸听。
另外,脂肪并不是坏东西,实际上这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繁衍至今的重要物资。保持一个正常的体脂比例才是科学的,一味降低体脂也是不健康的。正常男性的体脂比例在10~20%,女性在20~30%,而健美运动员在赛季会把体脂控制在变态的4%以下,这其实是非常不健康的。当然,如果体脂过高肯定也不健康。所以我们要通过运动与合理膳食将体脂稳定在健康范围。
结合我个人的经验,跟所有人一样我很早就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一开始我就找了健身房,数次交了会费,但是由于力量训练是非常枯燥而痛苦的,每次都很快放弃了。于是我想通过参与一些感兴趣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但是一旦玩到一定程度,体能就会影响我的运动表现,而我又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人,不愿意随便瞎玩,于是还是得回到力量训练上来,这是躲不开的。
但是如何进行力量训练并尽可能坚持下去还是很有讲究的,在看了很多健身方面的书籍和网页后,我觉得这本斌卡写的硬派健身非常不错。作者提到在家自重训练是最经济最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的,但是不适合新手,因为自重训练需要一定的运动基础和意志力。很多新手找不到特定肌肉发力的感觉,往往容易达不到训练效果,甚至受到运动伤害。比如一个简单的俯卧撑,是个锻炼胸肌的动作,但是很多未经训练的人包括当年的作者,会把手臂越练越粗,但是胸肌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锻炼。而且在家训练太容易放弃了。
所以作者认为健身房的器械是最适合新手的,这些器械都是有经验的专家专门设计的固定轨迹用力的装置,非常容易锻炼到特定的肌肉,而且有些高阶健身者需要的大训练量靠自重也是无法实现的,必须用专门器械。而且健身房有教练,可以辅助新手找到特定肌肉的发力感觉,教授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帮助督促健身者坚持下去。要达成这些要求一般是服务健身房会员的私人教练,所以作者的建议是,健身小白最好找个距离家里或者公司最近的健身房,成为会员并且请个私教,等有了一定基础再考虑自重训练。
这个建议成了我作为一个健身小白的指导意见,于是我就去找健身房和私教了,但是找了几家都感觉不好。于是又开始研究,发现了这么一个说法,供职健身房的教练销售压力都很重,他们的工作中心往往是卖私教课程而不是帮助客户健身。而且这一行良莠不齐,本来是个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行当,很多没有教练能力的人也混迹其中,不是说健身房没有靠谱的教练,但是作为新手太难甄别了。于是一些不甘现状的教练纷纷脱离健身房,开办了一些所谓健身工作室。就是几个教练合伙在写字楼甚至居民楼租场地,买一些必要器械,用会员制管理客户进行健身。随着健身工作室越来越多,客观上更加剧了传统健身房里面靠谱教练的稀缺。这些工作室教练往往对客户的健身效果更认真,价格也较健身房教练低,但是器械数量种类都不如传统健身房,不过健身效果要好些。
这个应该是目前新手最理想的健身途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