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精时升级课·第2.1讲学习日志】这是2019年4月15日“崔律精时力”之“21天精力升级课”第2.1讲(中期充电篇: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学习日志。
1.我今天的收获:(旧知VS新知)
<回顾1.6>
>今天从dolphin对“死扛”&“死磕”的对照中,才对这两个词有感(我是不是有点太慢热了),突然觉得这两个词好有意思,画面感很强。“死扛”——就像有个很重的东西(问题),一下子压倒了我们的肩上,身体被压得都弯曲了,但还是不愿意放下,一直扛着。“死磕”——就是困难(问题)就在我们对面,我们之间是面对面的僵持着,而我绝不后退一步,直到前面的困难解决。从两幅画来看,第一幅会好有压迫感,而第二幅就会有站直了,直面困难的感觉。从应对心里的角度来说,“死扛”是被动抵抗;而“死磕”是主动解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
>从木门对“学霸”标签到底是动力还是压力的理解上,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从一个简单的“标签”,对不同人产生的影响,推导出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应对外界方式的不同。这是不是就是透过了现象看到了本质?那我应该如何锻炼这种能力呢?当一个事物有两种结果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产生两种结果的原因,向下最少深入2层,从而推导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到事物的本质。
>JASSY.H今天说家里的刚满月的宝宝应该是《精时力》最小的听众,在感叹小伙伴家人的陪伴时,让我回想了一下这段时间家里的变化。结果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原本,周末的早上我们都是在被窝里度过,永远的赖床使得每周六娃8点半的课总是迟到。但好像近段时间,周末的早晨,大家都会自然醒的很早(可能家里有个“活体”在活动,总会有点响动),娃也不迟到了,甚至在这周连原本下午的51talk课都被我调到了早上,出门上课前娃已经上完一节早课了。
>今天听丹燕小伙伴对于“真正写作业”&“娱乐性写作业”的理解,“真正写作业”是要耗费精力的(这个是旧识),“娱乐性写作业”是滋养身心,提升心力(新知)。就像崔律说的,我们每天被不同的事务所充斥着,有的时候会忙些,有的时候会稍微闲些,每天的精力都会有个波峰和波谷,根据自己的精力值来调整你今天到底是“真正写作业”还是“娱乐性写作业”,但不论怎样,都会对自己有不一样的效果。让我也对写作业这件事有所释然。之前,自己会觉得在有的时候特别累的情况下,确实坚实能写完打卡的作业就已经很好了,但心里上,还是会有小小的负罪感,自己感觉今天“偷懒”了。通过今天丹燕的解析,会释然很多,在特别累的时候,就“娱乐性写作业”,这不是“偷懒”,这是另外一种锻炼,另外一种滋养身心、提升心力的锻炼。
<今天份>
>脑力VS体力
相同点:两者都是可以消耗、恢复&提升的。
不同的:体力,相对提升起来会快些。
>旧识:非常巧,昨天的作业中,自己解析了一下“多任务并行”VS“一次只做一件事”,其中对于到底要如何选择“多任务并行”还是“一次只做一件事”的解析上是相同的。到底怎么选,要看我们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消耗的精力有多少,从而来做选择。今天崔律的角度是一样的,但表述的语言会更直接、更正面,她是这样说的,“我们要选对重要的事情,全心全意的去做,不要让其他事情干扰它。”。我的解析可能会让一部分听着有疑虑,什么样的目的要选择“一次只做一件事”呢,需要消耗多少的精力,就必须“一次只做一件事”了呢?而崔律给出的就是答案,直接做就好。这,也是我之后需要在语言上转变的东西,简单、直接,直奔目标。
<新知>
>今天崔律通过两张对比图,“你以为的多任务并行”与“实际上的多任务并行”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这点真的和我之前的认知不同,我自己的认知是图1,但看了图2后,回想实际的情况,比如:开车时听课,在我专注听课的瞬间,车其实在被我本能的驾驶,当我有意识的驾驶车辆时,其实听课也是左耳进右耳出的状态,两者并行的同时,其实是在不断切换的过程,造成的结果就是精力无法专注,or专注的时间少,思想跳跃多,自然思考的层面就会比较浅显,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且,这种不断的切换,也容易产生错误。其实,还有一点,我们每次切换到一个新的任务时,我们需要先“捡起”这个任务,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虽然很短,但同样消耗时间&精力,所以不断的切换实际上也是时间&精力的浪费。
2.我今日的实践(停下的多任务并行情形):
>今天的实践是,先停止开车时的听课,目的是想先了解一下,如果不听课,我的大脑在干嘛?今天实践的结果就是,虽然开车的时候没听课,但大脑还是在不停的想问题,以至于上班的路上把这周的出差行程规划好了,回家的路上下周的行程也初见规模。看来,我的大脑空档期,虽然没有摄入,但还在不停的运转,没有完全的放空。那大脑有完全放空的时候吗?再试一下。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我的脑子里的想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事情的时候,跳跃性也特别大,曾自诩思维活跃,跳跃性强。有的时候本来想着这件事,但因为一个小小的联系点,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就会直接跳跃过去,这是不是就是“多任务并行”、“浅层思考”的后遗症呢?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今天上班很累,现在是晚上23点了,我写完了我今天的打卡,我是“死磕”出来的,而不是“死扛”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