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说不清楚,总之我感到心里的怒气压抑不住了,于是把它表露了出来。
我正在拖地,希望赶在爱人上班前把事儿做完,就可以陪孩子了。爱人在给哥哥讲故事,女儿坐在他旁边。
然后,家婆回来了。我听到她去逗引我女儿,此时我已经感到不舒服了,忍不住问她吃了早餐没,她说还没吃。
既然没吃,干嘛不先吃了再说呢?干嘛去逗孩子呢?过了会儿,我才发觉,似乎误解了,家婆好像是叫爱人去做个什么事儿,她才去陪孩子的。
后来爱人直接去上班了,家婆带着妹妹,可哥哥也开始吵着要跟家婆做游戏,俩孩子玩不到一起。我只好停下手里的活,接过女儿,让家婆先吃早餐。
等我安抚完孩子,让哥哥给妹妹讲故事,我开始拖地时。家婆端着早餐从厨房出来了,并且破天荒没坐在餐桌上吃,而是端到茶几边。哥哥故事讲到一半,她就开始插话了,两个孩子被她一惊一乍的声音吸引,看向她,看向她手里的早餐。
这招真的很灵,虽然刚吃过早餐,但小女依然向她要吃的。家婆笑眯眯上前喂,哥哥忍不住也凑前去吃。
我气炸了!
忍不住责备哥哥,其实根本不是哥哥的错。我知道,但我很生气啊!重重地把拖把一放,闷闷地说“烦死了”,然后进厨房重新给哥哥再做早餐。
家婆故意引孩子注意她的行为,让我及其愤怒!她干嘛去打扰我的孩子,就不能安静地看着兄妹俩玩儿吗?我知道,她是喜欢孩子依恋她的感觉,可是我不喜欢。我感到有种被侵犯的感觉,所以,我排斥她。
那种想法又冒出来了:你觉得自己很重要是吧,好,那你来,我走!我不想在这个家呆了!
2
转身,看到还坐在地上的女儿向我伸着手,那无处发泄的气,突然慢慢消散。忍不住走向女儿,抱起她,深呼吸,气终于散了。
气散之后,首先觉得尴尬,有些自责,自责不该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过后想跟哥哥聊这个事,他已经不愿意了)。还有家婆应该也感受到我的气了,她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好想当面跟她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语言不通。
家婆吃完早餐就去菜地了,中午再碰面时,她已经没事人一般,我也不提那个事儿,但在言语上,有向她合好之意。
3
我无法接纳生气的自己,会过多的自责。事后我想,为何,我当时会如此生气?比如,如果当时做那个事儿的人,不是家婆,而是我的爱人或我的父母,我会有那样的反应吗?答案是,不会!
所以并不是事情的对错,而是我无法接受,家婆对我的孩子太亲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嫉妒吗?可是,如果是他人,为什么我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唯独只针对家婆呢?
也就是,我感到家婆对我来说有危迫感。在心底里面,我并没有把家婆归为我的家人。我总觉得我的家就是我和爱人和孩子。而家婆是硬生生挤进来的。
而且我没有任何理由让她离开,她如此任劳任怨,说句难听的“哼,我还在为你的家操劳呢”。这种过渡的付出,让我很难受。特别是,她还总是把所谓的好吃的留给他人,这让我很生气,我感到内心是拒绝接受这样的付出的。而我的拒绝,似乎把我变成恶人,要承受愧疚。
4
所以,真的很想说,婆婆,请您对自己好一点,您的过渡付出让我无法承受。我不想背负过重的负罪感,也不想变得麻木,而指责您。
如果您看到孩子在安静地玩儿,请您不要总是去逗引他们注意您。您可以安静地关注他们,那也是一种爱。
我对您没有任何要求,我也会一直把您当成长辈去孝敬。只是在孩子方面,您不要过多地越过我的边界。您的过于依恋孩子的亲密,会让我感到恐慌。而我不知道如何消除这周恐慌,所以变得处处防范。
4
哎,我知道这些话,永远也无法对家婆说出来,她不会理解,或者可能引来误解。所以写出来,只当做为自己梳理情绪吧。
婆媳关系,本无对错之分,家婆有那样的表现,也只因她的成长所定。大半辈子她都如此过来了,改变,那绝是不可能的。她太缺爱了,而在孩子那里,可以让她感到有所补偿。
而我护子心切,又能力不足,于是难免焦虑。我无法逃脱,那就把自己扔在人世里去尽情体验吧。然后别忘了给自己创造愉快的体验。
5
那个生气、又自责的我,来吧,让我们拥抱一下,我们是一体的。我知道,生气是基于自我的保护,你感动被侵犯了,于是忍不住张牙舞爪地排斥,想把那害怕受伤的心保护起来。
自责,是因为,善良的那一面,担心自己的情绪伤害到了别人。
我没有把你们管理得很好,但我在努力尝试。努力的原因,你知道的,是因为我爱着自己,爱着家人,爱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