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讲的几起故事
1张邈反曹展转被杀
张邈原本是曹操之下的太守,曹操同袁绍等人结盟之后,盟主袁绍自大,他人对此怨恨不言,张邈反而直指缺点,袁绍不喜,命曹杀之,曹未从,后曹击袁绍,邈中立,事后忧之,遂投奔吕布,后吕布战败,曹杀邈。
思:1张邈职位低于曹操,却直接斥责袁绍缺点,虽率直,不难看出此人好为人师,沉不住气。
2为下属,不听指令,曹操攻打袁绍,做壁上观,即不尽心尽责尽职。
3曹操胜,担忧自己处境,携带将领投奔吕布。识人不佳。 吕布当时声名远播,可见张邈不评智慧谋略论人。凭借武力,声名而认定吕布,以为可前程似锦。
曹操智谋过人是个有魄力有决断的CEO,张若跟随,不一定会位极人臣,成为经理。做一名部长,或负责人可是绰绰有余,为何弃新兴公司而不顾却投奔吕布呢?无他,吕布声名远播,互联网人际形象远超董明珠,个人品牌效应好,为了有一席之地,不惜背弃曹操。
4做人做事业不专心,瞻前顾后,工作不认真负责。为此曹操弃之。
二李密谏杨玄感谋隋炀帝之位
隋炀帝攻打高丽,都城空虚,李密谏言三策
上策:直趋京城,隋炀帝若返回,则高丽反击腹背受敌,两面夹击,京城距高丽有上千里,返程粮草不够,实力不济,难以抗衡,则可逐步击破。
中策:占据天府之国,断隋炀帝粮仓,然后逐个兼并。
下策:从身边开始下手,攻城掠地。
而杨玄感却说,你认为的下策是我的上策,于是搜刮当地金银珠宝,掠地,隋炀帝反京轻而易举拿下杨玄感,李密逃。
思:李密图谋天下,顾会从大局着手,直击隋炀帝要害京都,而杨玄感贪财夺利,只能看到眼前利益不能深谋远虑,所以计谋短浅,反而被诛杀。为人当怀大志,不可受小财影响。
3三国钟会自立益州牧遭杀害
钟会和邓艾来攻打蜀国胜,钟会谏谗言,使邓艾坐牢,邓艾审问姜维时,姜维故意设计说:"钟会您能力超强,今攻打蜀国功不可没,声名威望远杨,所谓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钟会如此英明之人不会不知道吧。切不可学韩信本可三足鼎立却错失时机,而死亡。"钟会听了很受用。果然自封益州牧,准备给予姜维5万兵马,没想到引起军中将士激愤,两人反遭屠杀。
1钟会名门之后,却暗箭伤人,使同门师兄弟邓艾上刑房,心肠歹毒,自私自利。
2攻占蜀国有功,就自娇自傲,自比韩信,自我膨胀想称霸一方,于是不多加考虑,自封益州牧反丧命。
3"狡兔死,走狗烹"和"反击君主猜忌"为何这样的事例一再重复?
人接害怕他人高过自己,只有自己独占皇权高位才有安全感,荣誉感,其他人总是处于被打压的境况之中。想不反抗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