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说指出“每个人都不一样,不一样的想法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从而会有不一样的行为”。
感受源自想法,而行为源自感受。
你无法在没有想法时有感受,即便是你没有意识到的想法,而且,如果没有感受产生的能量作为驱动,你无法做出一个行为。如果你想鼓励自己在生活中做出一种改变,你只有要么意识到并改变自己的想法(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要么意识到并改变你的行为,你才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改变想法才会改变感受,并导致行为的改变。改变行为也会改变感受,并导致想法的改变。
想法分为两种:那些你到意识到的想法,以及那些你没有意识的想法。
在想法、感受和行为中,行为是最容易观察的。就行为来说,毫无秘密可言。我们有时候会说“用两个舌头说话”。嘴里的舌头代表你的话语,而鞋子里的舌头,就是你的双脚!代表你的行为。你的行为会表现出你真正的意图,无论你说的是什么。你在用哪个舌头说话?当这两个舌头一致,并且你对你说了要做的事情用行动坚持到底时,你就会体验到改变;如果没有,很可能就不会有任何改善。
当你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你的感受和想法会依次改变。同样,改变你的想法能改变你的感受,并帮助你采用新的行为。或者,你可以关注自己想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帮助你探究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得到这种感受。
觉察活动和行动计划:运用“想法、感受、行为”圆圈鼓励你自己
触发点(事件):
与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广州看望住院的大学同学,其中,我和另外一个也从东莞出发的同学小燕约好7:30在我家门口等。7:40,小燕还没有来,我去电了解,大概几分种就到了。1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消息。
此刻的我,从刚开始的平静变得有点着急了,因为对我来说,守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品德。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小燕还没有到,就在我着急万分的时候,小燕来电说她好像走错路了,本来应该入辅路的,她却错过了,现在又碰到前方交通事故被塞在路途了。十分钟又过去了,除了着急还有点烦躁。
着急、烦躁的想法:朋友在约好的时间内还没有到达。守时是很重要的,要想做到守时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提前准备的,比如:早点出门、看清楚导航。
因为这样的感受、想法,我的行为:内心抱怨朋友,打了两次电话去问朋友。
这件事上,我的目标是让自己轻松、平静,和朋友的关系和谐友好,而我的行为并不能帮助我达成目标。
为了达成我的目标,我决定改变我的感受、想法与行为。
在这件事中,我希望拥有的感受是平静、享受,为了拥有这样的感受,我必须要先改变我的想法,我尝试站在我朋友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可能她已经提前出门了,至于为什么会走错了,她也许不清楚,对于不能按时到达,她可能比我更着急。当我这样想的时候,着急和烦躁的情绪慢慢减弱,越来越平静了。然后我刷着朋友圈,看着新闻,享受着自己独处的时间。
每个人改变方式结人不一样,有些人会比较容易通过改变想法来做出改变,而有些人更容易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感受。
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都相信拥有某些感受是不好的。感受没有对与错、好与坏、正面与负面之分,它们只是告诉你身体内部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拥有任何感受都没有关系。不要评判它们,也不要害怕体验和表达它们。一旦你学会关注感受并说出它们,你会发现很多有关自己的有价值的信息。
感受只是感受。它们会出现,并会消失。只有我们正常表达的时候,感受才能真正消失,而不是被我们压抑到一定时候来伤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