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313天早安问候。
上到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年,下到只有3岁的小人儿,家长管的越多,孩子越反抗;家长管得越紧,孩子越叛逆。
不禁让人困惑,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
樊登老师说:
“你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要管好孩子,要先管好自己。”
有研究发现,孩子是个全然的“感知器官”,孩子的眼睛像录音机,耳朵就像收音机。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照单全收。
然后从他们的视角,将真相粗暴地展现在父母面前。
所以,一个家庭最该被教育的,是父母。
父母管不好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无用功。
多少父母,自己病了,却逼着孩子吃药,父母自己不反思,却逼着孩子改变。
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
当你发现孩子很难教育时,其实问题很早就有了。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一书中也指出: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问题密切关联。
可悲的是,父母的眼睛只盯在了孩子身上,对自己的错误却毫无察觉。
劲都往孩子身上使,只顾大刀阔斧地砍掉孩子的毛病,只管孩子,不管自己。
这样“双标”教育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越管越头痛,孩子越来越叛逆。
与其每天都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试图掌控孩子成长的每一秒钟,做父母的不如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父母。
教育,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
只有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