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真快,這就迎來了第二個板塊的復盤。
好了,又要從入門課的IDP發展模型開始回顧。
第一個板塊詳細的講述了IDP中的第一步:目標,第二個板塊當然是進入到第二步:行動,畢竟我們可不能只是思想上的巨人,IDP的重點在於行動!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沒有時間呀!我要上班,又要上學,在家裡有得幫忙帶孩子,上班忙得像陀螺,下班回家、週末又得趕論文,我連應該做的事都只能勉強做完,還說什麼規劃人生呢?
現在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會“沒有時間”,主要有三個原因:
(a) 不了解自己的時間
(b) 瑣事優先
(c) 貪心有餘而能力不足
以上幾個原因都可以通過“紀錄 - 分析 - 規劃”這個迴圈解決。
紀錄,完整清晰的紀錄永遠是最真實、最直觀地反映我們的現狀,我們可以通過紀錄分析出我們的 (a) 黃金時間和 (b) 時間黑洞,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進一步規劃自己的時間。
規劃自己的時間時,要運用時間管理矩陣和事件分類系統,注意不要讓瑣事佔據我們的黃金時間。在執行的時候,也可以運用一些小工具提醒我們,讓我們克服慣性,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目標是進一步延長黃金時間。
還要提醒一下,時間的價值是自己定的,多多挖掘時間的可能性,運用好閒耗與浪費時間,變相增多時間,目標是:
(a) 使用時間 - 50%
(b) 投資時間 - 30%
(c) 浪費時間 - 16%
(d) 閒耗時間 - 4%
相關課題:
L11: https://www.jianshu.com/p/340dfe8fe940
L12: https://www.jianshu.com/p/dddefa0676d9
唉,道理我都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執行計劃時,我總是收到很多干擾呀,終於靜下來時,我又靜不下心,咋辦呢?
這就來到了管理專注力的部分了。
干擾分兩種,他發干擾和自發干擾。
他發干擾指他人造成的干擾,很容易理解吧。可以用與外界隔絕的方法,例如戴上降噪耳機,順道隔絕一些簡單的他發干擾,如果是一些無法避免的他發干擾,例如別人的查詢,那可以用“時間分割法”,通過溝通為自己分割出一個黃金時間,或者“斷點紀錄法”,通過紀錄自己當前的進度,以便之後馬上進入狀態。
自發干擾通常是自己專注力不足造成的,所以可以通過進入心流的方法解決,心流可以令我們感覺時間過的更充實,更有成就感。
心流是一個可以被觸發的狀態,只要我們 (a) 將目標可視化,貼在當眼處,(b) 運用小黃鴨調試法,幫自己集中在手頭的任務上,和 (c) 主動平衡任務的技能和挑戰程度,就可以更容易進入到心流狀態。
相關課題:
L13: https://www.jianshu.com/p/776704ac32ca
好吧,道理我都懂,但是當我的時間表密密麻麻,我覺得好混亂喔,我提不起勁了,任務很多我不想動,我鬧脾氣了,不給錢起不來了,還有我身體差,忙一下就病了,病了就更提不起勁了,怎麼辦?
沒有問題的,這些問題只要做好精力管理就行了。
覺得大腦混亂,可以利用清單來整理,清單有助我們結構性思考,減少大腦的負擔,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列清單了,如果不喜歡紙筆,可以試試幕布,幕布這個工具就很好用了。
情緒起伏也確實會影響到效率,可以運用情緒日記和情緒管理清單,有助我們更了解和理智分析自己的情緒。
至於身體素質,這肯定是一個硬傷,但身體是打拼的本錢,我們一定要好好管理,可以運用身體紀錄清單,紀錄自己的 (a) 睡眠、(b) 運動、(c) 飲食,和 (d) 喝水狀況,方便我們對症下藥。
相關課題:
L14: https://www.jianshu.com/p/13beb811fc1e
我怎麼覺得我還沒有準備好呢,道理我都懂,但。。。
不,你不懂。給你講了這麼多方法,你都覺得自己沒準備好,明顯就是犯了“完美主義”,假的那種,怎麼可能會準備好呢?100%的準備好是不存在的,難不成你還想著一步登天?還真是想的美呢!
開頭已經強調過了,行動是重點,從行動中的到反饋,再不斷改善自己的行動,才是真正的完美主義。
一直在想而不行動的話,你什麼都不是。
不要想著方法不適合我,想要琢磨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再行動,講真的,要是能琢磨出來,還得來上課嗎?
加油呀各位!你可以的!
相關課題:
L15: https://www.jianshu.com/p/254a2dce52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