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不同,处事过程变得异常别扭。对当事人双方可能都要保留想法,也或者可能对方一定要搞一言堂,种种让人躲避不开。自省:主要是对事情现在进行时那种反应派生的烦恼。
又一想正经事、自己的事都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功夫……
所以,转移注意力,看借的《康熙大帝》。分神之余想到《水浒传》其中的人物——柴进。
插进一段落: 其出身高贵,前朝皇族,坐拥几大庄园。记各方面条件,他与江湖世界本有一定距离。但他偏偏向往这个江湖,广交朋友,仪义疏财,有孟尝君之美名。王伦本一介书生,因屡试不第,投奔柴进,后去梁山落草,也是柴进相助,这时可以说梁山能成为一个山头,有其功劳,并不是牵强附会。还有后来的宋江、武松、林冲等诸位好汉。他接济过这么些人,然而总让人感觉做事不讨好,有盛名,却无着落。可以预见的是交人无标准可参照,大鱼小虾来者不拒。没有识人之才,难免人不能尽其才。比如:武松,开始时轻气盛,常为喝酒打人引事端,庄客很不满。因此冷落他,可也没下逐客令。武松还因此觉得受了怠慢,充满怨气。柴进待武松不薄,却不能收其心,亦不能识其长短,以至于吃亏不讨好。反观宋江,几天功夫就让武松相识恨晚,情愿结为兄弟。这其中,自然是认知和手段的差距。
柴进上梁山后,职责是管后勤,征辽时也总是被安排守城。宋江不但没有对他曾经的收留之恩表示感谢,还常冷落它。受过他恩惠的好汉,也没有一个人成为他的心腹。从头至尾,一个人无人问津。
自以为身在江湖,却不知结交江湖好汉是为了什么。好玩、为了结交而结交、虚荣心作祟。还有阶层的不同,他和同是好汉的他们始终有隔阂存在。宋江对他同时也有防备,与核心决策层沾不上边。被边缘化。但他的出身梁山可利用,成为招揽贤才的资本,又让梁山对其颇为忌惮。梁山从来不只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江湖,也充满着算计和权谋。
柴进能聚人,却不会识人用人,自身定位不清,又不能辨识大方。到后来,家、朋友、资产都为别人所用。功劳全是宋江的,柴进贡献可谓多,但没有人领情,也没有人道声谢谢,真是有苦说不出。我都替它感慨:下辈子改弦归辄可别再这样了!走心!
闲话绕远。我的思维也够跳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