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Five 1888
1888年2月,他来到位于普罗旺斯的阿尔勒镇,随即被这里如画般的风景和形形色色的当地人所吸引,他立刻游说同为艺术家的友人埃米尔·伯纳德和保罗·高更[插图]来此与他为伴。
梵高已经表现出对自己绘画风格的自信,称之为“粗犷,甚至刺眼的”。
那个夏天他钟爱的色彩之一,他一直在追求艺术上的弃繁就简、取其精华,并且对日本画的造型颇为赞赏。米勒的油画《播种者》对他影响很大,最初的构图学习也成就了后来的《星夜》。
高更仅仅在阿尔勒待了九周,在这段时间,尽管有很多战友般的情谊,他们两个还是争吵不休。圣诞节前夕的争吵,最终激怒了梵高,导致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后来,梵高入院接受治疗,精神受到重创的高更离开了阿尔勒。
这里的乡村对我而言,如同日本一样美丽,空气清新、色彩明快。流水把陆地分割成一块块宝石绿或蓝色的色块,就像我们在日本版画里看到的一样。泛白的橘红色夕阳,让土地看起来像蓝色的。太阳是无与伦比的金色。我想,到夏天时,色彩一定会更有活力吧。
我正在20号画布上创作,内容是一块犁过的淡紫色空地上两树粉色的桃花,长在芦苇栅栏围起的果园里,背景是美丽的蓝白相间的天空。这恐怕是我画过的最美的风景画了。
这场景太美了,我根本无法抗拒继续创作的诱惑。
我也一定要画下繁星闪耀的夜空以及柏树或者成熟的麦田,这里的夜色特别美。我对工作的热情丝毫不曾减退。
此刻,我正被繁花盛开的果树深深吸引:粉色的桃树,黄白的桃树。我的笔法毫无章法可循,就是把并不均匀平滑的笔触撞击在帆布上,不加修饰。
我用简明的色彩来使所有的土壤都呈现同样的紫色色调,整个天空则是蓝色色调,植物要么是蓝绿色,要么是黄绿色,这么做是要特意强调画中黄色和蓝色的独特个性。
紫色作为土壤的颜色,背景是墙和笔直的杨树,衬着湛蓝的天空。小梨树有着紫色的树干和白色的花,黄色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穿梭飞舞。左边角落里,是个由黄色的芦苇栅栏围起来的小花园,绿色的树丛,还有一个花圃和粉红色的小房子。这些是我关于果园花季装饰方案作品系列的一些构想。
粉色映衬着闪亮如洗的碧空,云朵洁白,阳光明媚。
我画了一幅静物,是一个蓝色釉铁咖啡壶,一套品蓝杯子和碟子,一个浅蓝白棋格纹的牛奶罐,一个橙色和蓝色纹饰的白色杯子,一个蓝色锡釉陶罐,陶罐上绘有绿色、棕色和粉色的花和叶子。这些都放在蓝色的桌布上,衬着黄色的背景与陶罐间的两个橘子和三个柠檬。所以,这是一曲蓝色变奏曲,由黄到橙的色系点缀其中,为其增添生气。
小镇四周是大片的草地,草地上盛开着数不清的毛茛花——黄色的海洋;前景的草地被一条水渠隔开,水渠上则盛开着紫色的鸢尾花。
我现在尝试把画面的精华部分画得更夸张,而其余之处故作含糊。
树下的白沙和一层层白色岩石闪着一点点蓝色的光。
地中海就如同鲭鱼的颜色一样。我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海的颜色瞬息万变,甚至无法确定是不是蓝色,或许下一秒瞬息万变的光线,又为它添了一丝粉色或者灰色。
海是深深的群青色——海滨在我看来是紫色和赤褐色的色调,而沙丘(大约有五米高)上的灌木则是普鲁士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