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以为被记者采访是神秘的事情,就像高中时对大学的各种美好幻想一样,渴求、向往、好奇……当真正身临其境时却是另一番感受。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接到有记者要来我住处找我采访后,心情是无比激动的,赶紧把内务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穿上放在柜子里已久的那套比较撑头的衣服,站在阳台上等待记者朋友的到来。
九月份阳光轻柔的抚摸在脸上,像父亲温暖的怀抱,焦急与期待的心情像蹦极时的感受,噗通噗通跳个不停。当听到敲门声想起,思维与行动作了一个完美的分离,都忘记了如何将记者朋友引进屋内,但所幸没有忘记基本的礼节——为朋友倒上一杯茶水。
采访的主题是关于教育成就美好未来。开门进入主题,闲聊蕴含采访。
“你读书的动力是什么?”
“为了吃饱穿暖”。
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现在看来。
然后在八九十年代那时的我,这的确是唯一的动力。那时的家长,出门看到的就是山,进出的泥泞小道打湿的不仅是身体,更是那颗幼小的心灵。
改变,从来不会天生伟大与神圣。都是与基本的物质密不可分,这或许是逆境出英才的另一种诠释吧。
但是记者的问题似乎都是诱导我回答心中有伟大的梦想,有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作为支撑走出那片大山。然后目的真的很单纯,单纯到就是为了不被冻不挨饿。
最后记者发现似乎应该换一个角度,在走出路上我们如何克服一切艰难困苦。
这些问题就像我尘封已久的日记轻轻被陌生人翻开,泛黄的扉页积满厚厚灰尘和让人潸然泪下的陈年故事……
还记得大雨中赤脚奔跑的情景,还记得半夜三更带着行李夜路赶车的经历,还记得放学后帮助家里劳作心酸……
聊着聊着,仿佛心灵最柔软的神经被狠狠的刺了一刀,鲜血一滴一滴的在心房里流着,泪水却像五月的雨水毫无征兆的落下。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就是那是最真实的感触。
是啊,原本是让自己艰难的经历说出来激励那些仍旧处于逆境中的人们,让他们看到希望的灯光,不曾想,故事未诉完整就再一次揭开自己伤痕累累幼小心灵。
顽强中却显脆弱,成功背后却那般心酸。还好,我本深知,不能致人于死地的任何艰难困苦都将是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那次采访后,收到很多关注,成了榜样,但我却深知,故事的背后很多真实的情况可能比说出来还要更加艰辛,能说出来艰辛不会是艰辛,那些没有说出来或者说不出来才是真正的苦难。
所以人生之路,无论遇到何种境况,只有我们内心最清楚,也只有我们独自去承受。人的毅力与坚韧有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