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之一:监利周老嘴

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从监利观音洲登岸,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贺龙在湘西崇山峻岭中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7月创建了红四军,开辟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周逸群、段德昌在洪湖水网湖区开展游击战争,1930年2月在监利县汪桥镇成立了红六军,开辟了洪湖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公安会师。同年9月,红二军团攻克监利县城,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先后成立,以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1年3月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监利桥市镇成立,红二军团在长阳枝柘坪改编为红三军。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在中国人民军队征战史上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1931年底到1932年初

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湘鄂西省委在监利周老嘴先后成立,周老嘴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首府。1932年4月,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西省委和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由监利的周老嘴迁至瞿家湾,与周老嘴相继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走进位于监利县周老嘴的柳直荀烈士纪念园,毛泽东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碑直扑眼帘:“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首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词,不仅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也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

苍松耸拔,翠柏滴绿,耸立在广场中央的柳直荀汉白玉雕像巍然挺拔,高3.4米,寓意柳直荀牺牲时34岁,花岗岩垫底,高1.898米,寓意柳直荀1898年诞生。

柳直荀,又名柳克明,笔名高方,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历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中共直顺省委秘书长、中共长江局秘书长、中央军委特派员、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鄂西临时特委书记等职。


1914年,16岁的柳直荀在湖南求学期间结识了毛泽东,两人逐渐从相知、相交并成为挚友。在日后的革命斗争中,柳直荀还襄助周恩来打响了南昌起义,同贺龙创建苏区和红二军团,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基础。

1930年4月,柳直荀受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与贺龙、段德昌等同志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1931年6月,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成立,柳直荀任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期间,党内和根据地内“左”的错误方针和政策发展起来,柳直荀因坚决反对,于1932年春夏间被撤销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1932年9月,柳直荀遇难牺牲,时年34岁。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给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197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监利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柳直荀烈士殉难处——周老嘴镇心慈庵修建了柳直荀烈士陵园,后进行了扩建改造。如今,柳直荀烈士纪念园已成为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旅游文化为一体,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课堂。


走进位于监利县福田寺镇柳关以东内荆河两岸的凡三村、滩垸村和联化村,大小墓冢1370余座,这里长眠有12000余名红军将士。魂魄托日月,肝胆映山河;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是烈士们的真实写照。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柳关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1931年3月,国民党对洪湖苏区发动第二次反革命“围剿”时,重点进攻的是江南地区,设在那里的湘鄂西红军后方医院全部转移到了监利柳关和分盐等地。其中二、三医院设在柳关以东内荆河两岸的凡三村、滩垸村和联化村。1931年3月至1932年9月,国民党对湘鄂西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三次反革命“围剿”,湘鄂西主力红军为了保卫根据地,辗转各地与数倍于我的敌军浴血奋战,伤亡重大。特别是1932年3月以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奉命全力争夺襄北苏区的战斗伤亡更为惨重,大批伤员转送柳关医院救治。由于医院条件极为简陋,加之缺医少药,尽管医务人员想尽了办法,每天仍有不少伤员死亡,医院组织下葬队就地掩埋烈士遗体。日复一日,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形成了这绵延十几公顷的红军墓地。

该墓地中长眠的烈士还有一部分是在根据地沦陷时,来不及转移被敌军杀害的红军伤病员。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埋葬了这些烈士,小的三、五人合葬一坑,大的数十人到百余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地肃反斗争中遇难的“改组派”。这些红军烈士除个别领导干部已查出姓名外,绝大多数无从查考。


柳关红军无名烈士墓地,是迄今世界上少有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保存比较好的红军无名烈士墓地。1986年,监利县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柳关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的“柳关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碑名。该墓地现已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监利这片红色土地上,遍布着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据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统计,监利县登记革命文物点129处,现存已公布革命旧(遗)址类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一条千余米长、宽不过三四米的石板街两侧,遍布着48处红色遗址。穿越80余年时光,留存至今的白墙黑檐,见证着“家家住红军,户户设机关”的火热与辉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老嘴曾是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是湘鄂西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湘鄂西省和红二军团的重要机关都设在此地,根据地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都发生在这里。1930年9月20日,邓中夏、贺龙、周逸群在这里主持召开了红二军团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了攻打监利县城的军事行动和根据地的发展方略。1931年12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周老嘴召开,5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崔琪(监利人)为主席的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元月下旬,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党代会也在周老嘴召开,127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周老嘴又一直是我县首脑机关所在地,周老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时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旧址群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旧址群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人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追寻红色印记。

如今,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游人纷至沓来


1930年9月23日,贺龙、邓中夏领导的红二军团在十万农军的配合下攻克监利县城,次日,红二军团前委和鄂西特委在监利县城北正街“方松泰”商号内(今民主路239号)举行联席会议,作出了成立湘鄂西特委的决定。新的特委由21人组成,特委常委7人,邓中夏同志担任书记,机关设在该旧址内。

1985年11月,“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被监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2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二纵队在监利县汪家桥胜利会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洪湖根据地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指示,下午将部队集中在汪家桥街东的广场上,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孙德清任军长(孙因病离任后,由邝继勋接任),周逸群兼任政治委员,段德昌任副军长,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3个纵队、1个教导大队,编制约6000余人。

红六军宣布成立后,军部设该旧址内,其他机关及下属机构均设在汪家桥老街(现为六军街)各民宅内。

1985年11月,监利县人民政府公布“红六军军部旧址”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六军军部旧址”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军军部旧址

位于监利县新沟镇解放街94号

1931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下辖七、八、九三个师。1932年6月至9月,红三军军部机关设此,红三军在新沟嘴的设立,使洪湖苏区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为荆(门)当(阳)远(安)苏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85年11月,监利县人民政府公布“红三军军部旧址”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相应的保护机构。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红三军军部旧址”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3月,鄂西特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党中央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国工农红军洪湖军事政治学校(简称洪湖军校),为部队培养一批懂军事的连、排干部、政治工作指导员和党团支部书记。第一期于1930年4、5月开学,学生的来源主要是游击队员、赤卫队员以及地方党组织选派的出身好、阶级觉悟高的青年。当时,为了保密起见,学校对外称为“游击队第二纵队”,校址设在监利县桥市的北吴墩、下坊张家村和左家湖刘家及袁家墩。“洪湖军校”校本部设在北吴墩吴家祠堂。

军校第一期学员于1930年9月毕业。9月底,“洪湖军校”迁往监利县城。2014年6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洪湖军事政治学校旧址”合并到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主要分布于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地区及监利县周老嘴地区。监利县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距洪湖市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26公里。

  1927年底,共产党人贺龙、周逸群到华容、石首、安乡、监利等地,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秋,转战桑植、鹤峰、石门等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

  1930年春,在监利附近成立了红六军,不久攻占沔阳、潜江、华容、石首等地,开辟了洪湖根据地。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孙德清任参谋长,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从此,湘鄂边、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机关。

  1931年7月~1932年4月,监利县周老嘴成了湘鄂西苏区的首府和湘鄂西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湘鄂西省和红二军团的重要机关都设在此地,根据地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周老嘴现保存革命旧址达48处,主要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委、河邺军团总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二分校、河邺军军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还有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会址,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的旧居,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柳直荀烈士纪念亭。

湘鄂交界处,有一条长千余米、宽不过三四米的青石板街。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军部旧址……48处革命旧址遍布在老街的两侧,这就是湖北省监利市周老嘴镇的老正街。

老正街自西向东蜿蜒伸展,街道两侧完整保存的晚清砖木结构民宅,具有徽派建筑风格。行走在老正街上,爬满苔藓的石砖、字迹斑驳的石墙随处可见,似乎向后人述说着9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1928年,贺龙、周逸群受党中央派遣,从上海辗转来到湘鄂西,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31年7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迁驻周老嘴。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周老嘴被称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

如今,周老嘴镇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成为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来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不要开枪,我就是陈步云!”那声威震敌胆的怒吼,穿越时空的隧道,仍回荡在湘鄂西的大地上。

1925年春天,在董必武的培养教育下,陈步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往家乡筹建党组织。他积极组织秋收暴动,在全县4个区、61个乡建立农民协会,会员达37000余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同时,他还组织开辟了监利洪湖西岸一线10多处小块根据地,这就是湘鄂西根据地的早期雏形。

“怨灵修之浩荡,哀民生之多艰。”陈步云走上街头,张贴标语,高呼口号,发表演说。一篇《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战斗檄文,令许多爱国人士声泪俱下、群情激昂。

1928年1月18日,受党中央派遣,贺龙、周逸群等人从上海辗转来到湘鄂西,在监利的观音洲登岸,从此迈开了开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步。

“监利洪湖附近一带,纵横约五六十公里完全成为割据形势,很能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这是1929年5月16日《鄂西特委给中央的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

随着农民运动的发展,红六军在监利汪家桥成立,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同时设立了“工农红军洪湖军政学校”。

“向黑暗,猛攻击”“洒热血,染红旗”。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日子里,柳直荀亲自给洪湖军校学员授课,他参照古体词牌《江城子》写了一首《红军跑步歌》,歌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1930年7月,红六军占领公安后,与贺龙率领的红四军胜利会师,并组建了红二军团。1930年9月20日,邓中夏、贺龙、周逸群等人在周老嘴主持召开红二军团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了攻打监利县城的军事行动和根据地发展方略,把湘西、鄂西连成一片。

走进老正街96号,当年的作战室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近10把椅子紧凑摆放在一张长木桌周围,桌前悬挂的湘鄂西苏区形势图,将记者带回到了那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

1930年9月21日夜晚,监利一片沸腾,各路农民高擎火把,从四面八方向县城汇集。9月22日拂晓,风雨交加,红军在数支县赤卫队及农民的支援下,向监利县城发动总攻。

“红军在赤卫队、少先队的配合下,大摆‘火牛阵’。”讲解员王庆华介绍,“三百头水牛分成三路,在牛角上捆扎尖刀,牛尾上绑上竹扫把,浇上煤油。发起冲锋时,点燃扫把,水牛猛力向前冲去,战士跟在后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冲杀。”

各路红军呐喊奋进,杀声震天,敌军溃退,四散奔逃。自此,湘西、鄂西连成一片,以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1年7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迁驻周老嘴,同年12月在周老嘴成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成立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周老嘴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地位正式确立。


“大马刀,红缨枪,我到红军把兵当,革命纪律要遵守……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一针和一线,不损半毫分。”这是段德昌编的《红军纪律歌》,再现了当时红军与百姓融洽相处的场景。

“我就是在贺龙居住过的房间里出生的!”曾住在老正街94号的李林琳老人告诉记者,她喊这间屋子的女主人为婆婆,小时候婆婆经常给她讲过去的故事。

“当时贺龙和他的妻子就在婆婆屋里住。贺龙很亲切,虽然早出晚归,但每次见面都会向她问好。”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婆婆提起贺龙骑马时的情景。

“贺龙经常骑着一匹大白马,那匹马与寻常马不一样,有蒙古血统,特别高大。他脚踩铜环,嘴叼着烟,样貌十分威严,敌军见了都要怕三分。”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亲眼见过一般。“每次打完胜仗回来,若手里有糖,贺龙便会骑着白马向百姓撒糖,一起庆祝。”

李林琳老人告诉记者,贺龙妻子与当地百姓相处也非常融洽。“听说她特别擅长针线活,不管什么尺码的鞋垫,她都能信手拈来。”

如今,李林琳老人搬到了对面的屋子住,老正街94号改造成为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内陈列着400多件革命文物、1000多幅文献图片,贺龙居住的屋子仍保留原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当时,家家住红军,户户设机关,军民吃住在一起,建立了鱼水般的情谊。”提及这些,李林琳老人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我现在常把这些故事讲给孙女听。”


1932年9月,受“肃反”运动和蒋介石第四次“围剿”的影响,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但革命精神却留存了下来。贺龙大道、逸群路、德昌路……在周老嘴镇,他们仿佛从未离开。

走进柳直荀烈士纪念园,柳直荀的白玉雕像矗立在园内纪念广场上,雕像后不远处耸立着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园内的六角亭旁,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以及众多无名烈士在这里长眠。

“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是毛泽东1957年所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词句,其中“柳”指的就是早年挚友柳直荀。

历史的烽烟已经远去,但红色基因在周老嘴镇不断传承。2012年以来,当地对革命旧址群进行抢救性维修,逐步将周老嘴镇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