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一念一世界。以前不明白,觉得这分明就是“唯心”的想法,不仅是错误而且是骗人的。你想想,世界就是客观的存在,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就改变呢?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觉得这些不尊重客观世界的说法必然是错误的。后来慢慢发现,其实是自己不明白,没搞懂这个”世界“的概念,所以才有这种误解。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思想,反而越来越觉得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如果做个区分的话,我们可以将”世界“分为客观存在的“世界”和人主观看到的”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客观存在的”世界“是自顾自的存在的,山川、河流、高原、湖泊,它就是那样的存在,不会因为你想把湖泊当做平原它就变成平原;天晴、下雨、月圆、月缺,它就是那样的发生了,不会因为你不喜欢下雨天气就会转晴。主观存在的”世界“,是客观”世界“投射在我们心里的样子。一条大河在一些人的世界里,它是阻挡前行的障碍、无比凶险的存在,在有的人眼里则是孕育文明的沃土、波澜壮阔的景观;在月缺的时候,有的人思念远方的故人或伤感自己的不幸,有的人则在欣赏夜晚的美景和享受宁静的心绪。他们的“世界”是不同的。
所以,”一念一世界“是人主观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你在客观的”世界“的基础上塑造的一个和所有其他人看到的都不一样的“世界”。其实,在某些哲学家的眼里,有没有客观存在的”世界“是值得存疑的,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你所感知的“世界”只是你能感知的“世界”,你无法确定如果你无法感知或者不存在了,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当然,我们不是要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世界的本源的问题,就说说”一念“如何“一世界”的。
有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值得说一说。几年前,有个同事离职后进入了一家美国的公司,因为我们关系很好,所以会时不时的聊一下近况。在和她的聊天中,她经常会提到她的上司,说他是个非常好的领导,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从他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后来,她离职了,但走之前推荐了我们之前共同的一个同事过去。这个同事过去后,在我们的聊天中也经常提到这个领导,不同的是她说的这个领导不但能力差人品也很差,还经常给她小鞋穿。我非常惊讶,并再三确认她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人。事实是,她们说的确实是同一个人,而且在跟她们分别说了存在着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看法后,她们更是强调自己的经历,并确信自己的立场。
其实,我相信她们每个人说的都是真的,都是她们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那这个领导到底是什么样的领导呢?我觉得在这里没有客观的标准罢,只有主观的看法。你会说,照你这么说,都没有客观的标准了,岂不是没有好坏优劣,也没有是非善恶了吗?很多时候还真是这样,即使是我们平时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有一个所谓的“客观的”看法,那也只是相对而言大多数人的看法,并不能因为更多的人这么认为它就变客观了,即使这些“客观”的看法某些时候更能描述某些事物的本质,或者更加接近某些事实的真相。
我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我只是借此强调,我们每个人对人的看法和对事的想法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从自己角度出发的想法会影响你对周遭的人看法和你选择处理事情的方式,从而你身边的人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反应,你面对事也会产生相应的结果,而这些反应或结果又进一步加深你所持有的看法和立场。
听起来很“唯心”对吧,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因为前一天晚上和爱人吵架,第二天工作没有情绪,因而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被老板骂了,你觉得这几天事事不顺。你情绪低落,路上骑自行车没有注意到行人,因而撞个正着,幸而没有大事,赔了几百块了事。你觉得真是倒霉透顶,心情越发郁闷,跟爱人的争吵又升级了,整个世界一团糟。类似这种事情,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经历。但有时侯,你又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心情无比晴朗,好运一个接着一个。
一个不同的想法便造就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早在古希腊和古印度的文学里就有此类故事的记述。希腊神话有一则故事:
底比斯国国王拉伊俄斯与卫兵外出,却一同遇害了,接着该国瘟疫盛行。天神告示,只有让杀害前王的凶手伏法,才能消灾祛祸。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追查。
然而,先知却说凶手就是现任国王俄狄浦斯本人。 原来,俄狄浦斯出生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成年后他得知这个神谕,于是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仆数人打死。
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事实上,他打死的那个人其实就是他生父拉伊俄斯。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应验了当初的杀父娶母的神谕。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斯正是凶手。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心理学家Karl Popper称作“俄狄浦斯效应”的理论就来源于这个故事,他揭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对事实发展的深刻的影响,甚至导致最初的预期最终因为心理预期而产生的行为而真的应验。社会学家Robert King Merton在他的1948年的文章中将这个现象称为"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证预言)。而且他指出,不仅在个体的行为中存在着“自证预言”,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在"自证预言“。
在他的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中,他讲述了一个银行倒闭的例子:大量的客户突然来到一家正常运转的银行,具体原因并不明确。这些客户看到这么多人一起来到银行开始有所担心,紧接着就有流言说这家银行运转出了问题,于是就有客户急着提出他们的存款。这种现象引发了更多的人来到银行取出存款,于是引发了挤兑风潮。最终,这家运转良好的银行,由于短时间的挤兑不得不宣布破产。
由此看来,在人的世界里,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一念一世界”是真实存在的。Robert King Merton指出,只有通过重新定义错误假设所基于的原命题,才能打破自证预言的循环。当然,他说的是错误假设,也就是负面的念头。但既然这个效应真实存在,我们何不好好利用它,帮助我们实现目前达不到,但未来可期,且是我们又非常想要的目标呢?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直接改变别人的看法和外界的条件,但我们却可以做到改变我们的心理预期和心态。
说到心态和心理的作用,学校教育讲得太少,造成我们重视不够,又觉得虚无缥缈,因而常常忽视。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说到心理、说到念头,强调它们的作用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有“唯心”的倾向,和我们倡导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相背离的。不说所谓“唯心”和“唯物”划分的不合理性,仅仅英文“Idealism"翻译成”唯心“就造成了我们思维的狭隘和认知的缺失,而且这种狭隘和缺失常常使我们在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情况下过滤或抵制了本该拥抱的思维。
因此,将“唯心”和“唯物”的概念从我们脑子里剔除吧,使自己的思维突破他们给我们设定的框架,让我们自己重新审视一切合理不合理,适用不适用,我们的思维将因此更加开阔,我们也必要受益无穷。我相信,有此“一念”必将拥有新的“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