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瑜
浮华沧桑,如白驹过隙。一些人或许早已逝去,但却伴着历史的钟声,一直活在了世人的心中,活在了每一个惠南人的灵魂深处。
倘若穿越时空,再次回到康乾盛世那个年代,聆听历史的驼铃声,走进古代的惠南,踏入惠南时期著名历史人物顾成天的一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惠南人,站在先辈面前,你会拥有什么样的骄傲,发出怎样的慨叹?
我想和生长在惠南的你娓娓道来令我们自豪的古人顾成天,成天出生于康熙年间,是惠南镇西门街人;他的祖父顾其言,明崇祯十三年进士,任香山知县;其父康熙八年中举人,任江华县知县;所以成天从小在书香门第的影响之下,年轻时便孜孜不倦的博览群书,从小就善长著诗文。
其为诸生时,成天适逢康熙南巡,进献给康熙一篇《燕京赋》,康熙大为赞叹,随后在康熙二十年间中为举人。
雍正年间,成天每日写好诗后,常常向在宗人府任职的同乡人蔡嵩请教,蔡嵩无意中发现成天写的诗中有《咏皇城草》一诗 ,怀疑诗中有讽刺朝庭的意思,便向成天要来全集献给皇帝以示告发,殊不知雍正皇帝看到其中的《挽圣祖诗六章》后,感动的泪流满面,认为这是忠君爱国的不朽诗章,特旨召见成天,即刻授于翰林院编修,留在御书房做皇太子(即乾隆皇帝)的教师,并赐居花语山房。
等到乾隆皇帝登基时,成天前往皇宫恭贺乾隆登基,被晋升为侍讲;晚年时期,成天告老还乡后,一直隐居在惠南镇的草堂,著书立说,直到82岁病逝。遗著有《燕京赋》、《三重赋》、《读骚列论》等都被列入四库总目,传于后世,为后世惠南文学艺术的创作留下了巨大的贡献。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方案,对近代中国企业管理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三代帝王,早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一个人可以在三代帝王的盛世里,都受到极大的重用,在古代更是寥寥无几,而我们惠南镇的成天做到了,他是我们世世代代惠南人的骄傲,他的功绩永垂不朽。
我想用臧克家先生《有的人》中的语录作为评价顾成天的一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在惠南人的心中,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本文章皆为原创,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