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笔记一

从以上 结构可以看出,第一篇分五章:

先说前三章内容:

第一章: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原因:

1、自己便于理解和记忆

2、在沟通中便于对方理解和记忆。

3、有意地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如何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1)归类分组搭建金字塔

2)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2、自上而下表达,结构先行。

3、自上而下思考,总结概括。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三种方式相互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

文章中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律:

1)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的4种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

第二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1、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2、序言的叙述方式。

第三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1、自上而下法

步骤:

1)画出主题方框。

2)设想主要疑问

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4)说明“背景”。

5)指出“冲突”。

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是对话。

2、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对初学者常问的问题回答: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一部分表达的逻辑实际也是书面表达的逻辑,以往写作中总是难以下笔,就如该书所说,想一句写一句,最后自己似乎觉得感觉良好,实际前后逻辑混乱,主题也不突出等等存在诸多问题。这五章中作者不但告诉我们训练表达逻辑的方法,还列举了诸多例子以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题供我们学习和练习。真正读好这一部分,不止要认真读,还要认真思考,认真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