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外求
朝望
去年G20会前的一天,在同村微信群里看到在杭州工作的堂侄来到南宁的消息,便问他有无时间来北海玩玩,第二天正好星期六,懒觉中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果然他来到北海火车站了,年轻人就是风风火火,我约定到前面路口的公交站接他。
那天天气正好,没风没雨,因为北海是个海边城市,台风或翻风总是捉摸不定的,我问他想去哪玩,他说随便,我就开着车搭着他,到处溜达,北海离不开海,开车顺海边慢慢欣赏,就当着兜兜风,从国际码头往银滩,从银滩往金海湾,车子两侧,先是海边树影婆挲的防风林,再到海滩上低矮连片的红树林,从车窗是吹进的海风让人有些惬意,我一边介绍,一边缓慢开车,一路走走停停,他只听不说,虽然,一路上看到许多游客赤脚提鞋海边戏水,也没见他感兴趣,直到金海湾红树木保护区,我才转头往冠头岭方向开去。
不久,我们又到另一个方向的海边了,不过眼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绿色连绵的山丘,这就是冠头岭,是北海市附近唯一的山丘,可能是像顶帽子而得名,总之,海边有一座山总是有些看头。到了山脚下,我介绍给他说,山上有一座大寺庙叫普度寺,很多人来参拜,要不要去看看,他说可以啊,我便开车顺上山公路,来到半山腰处的呈台阶状依山而建的寺庙群处,车子开进寺庙右侧停车场里,快到中午了,边上正好有一家素食餐馆,我们就将到吃点东西,里面放着袅袅佛经的背景音乐,感觉是踏入了佛教环境之中,听着这佛教音乐,我一边吃饭一边讲起我们董事长讲课说起唐朝神秀、惠能两位佛学大师的做诗故事,前者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者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一个比一个悟性高,他觉得挺有点意思。
从餐馆出来,我们从侧门进入寺庙大院,大院是一个大广场,中间放着供人们烧香的炉子,不少人在烧香,香气缭绕,我们顺台阶上到第一殿--天王殿,高大镀金的大肚弥勒佛笑咪咪地迎接着每一位参拜者,让我想起一幅对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再上一层便是大雄宝殿,最高一层是观音宝殿。一个比一个庄严堂皇,这座汉唐风格宏伟的寺庙,据说是根据北海出土文物的佛像、佛珠、西域僧人陶俑等史料,证明这里曾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通道的历史事实而修建,也是供东南亚各国民俗文化交流的场所。
我们学着别人一个一个大殿地参拜,然后顺原路回到第一层的天王殿门前,此时,整个院子和大门自然而然地摆在眼前,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再往前遥望是天水相连…,大门由四根石材大柱组成牌坊式结构,中间门柱右柱书写着“两万里天波淼淼 白鸟翩翩怡性也须陶性”,左柱书写着“数千年法理悠悠 梵音缕缕山门更是善门”,门樑上的书写着四个大字“莫向外求”。堂侄好奇地问“莫向外求”是什么意思,我说:“我的理解是:到此一拜已经足够,无须再求。 二是寄托求助于他人,不如求助于自己”。他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直到晚上叫在北海的全家人一起才吃饭时,他才透露此次他来南宁的目的是想求人借钱合伙做生意,那晚他决定改变主意了,也许是“莫向外求”给他的提示。后来,我从《六祖坛经》读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原来我的理解狭隘了,正如杜牧诗曰:“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看来,堂侄已经悟出其中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