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在电影院点映了部日本电影,由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祈祷落幕时。
本以为这是部推理片。结果,被故事里的父爱戳到了泪腺,差点哭晕在影院。
可能是演员精湛表现力的贡献,可能是恰到好处的配乐,加上高潮情节对观众情绪的完美调动,这种陷入影片情节而不受控的情感瞬间,实在是让人难以忘怀。
故事,始于一件凶杀案。按照原著小说的情节进展依次铺开线索,到最后抽丝剥茧找出真正的凶手,即使对我这种没看过原著小说的观众,也不影响对情节的大致理解和观感。
但,这里暂且不谈影片里的推理线。
这里,只谈亲情线。
因为女儿失手杀死了欲侵犯她的男子,父亲弃尸并多年冒充该男子身份,伪造自己已经死亡的假象。
为了灭口,父亲秘密杀死了发现真相的女儿前男友和女儿的同学。
为了避免身份和真相暴露,父女两忍受离别之痛分开几十年,偶尔只能在约定的特殊地点碰碰面。
最后,为了女儿的未来前途,父亲选择自杀,而女儿选择接受父亲的爱,并亲手结束他的生命。
这个结局,比悲伤更为悲伤。
什么样的父爱最伟大?什么样的父爱最沉重?当父爱强势到超越理智,作为子女的你,还能不能欣然接受?
影片里的父亲,在带女儿躲债之初,本想过一死了之。但为了女儿的未来,他放弃轻身念头,在把女儿的人生之路铺平后,再选择自尽。
每年的祭祀节日里,父亲混在人群中给女儿打一通电话。一通电话,足以抚平父亲强烈的思女之情。而大多数时候,默默在背后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已足够让他满足。
女儿杀人后的一幕,父女不得已分别的场面,让人泪目。
女儿最后接受父亲的选择,因为记得父亲说过怕被烧死,为了不然父亲受火烧之苦,她选择自己动手掐死父亲。
这一幕,真心看不下去。
虽然这一幕,够扭曲、够残酷。
但这一幕里,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坚不可摧的爱,以及女儿对这份爱的欣然接受。最后一刻的临别拥抱,女儿的剧烈思想挣扎,被演员刻画的入骨三分。
爸爸,谢谢你为了我付出了一辈子。为了报答你的爱,为了回应你毕身的愿望,我愿意亲手结束你的生命。
而悲伤之后,我们还是得守望希望。因为爱的力量,能照亮前路。
只要我们,一切安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搜索
东野圭吾十佳作品
十大推理悬疑电影
松岛菜菜子
印度十大高分电影
东野圭吾电影推荐
祈祷落幕时电影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