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理解“自然教育”
李竹平
真正与卢梭的《爱弥儿》邂逅,是在自己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有了一些个人的思考之后。如此,才更加钦佩卢梭如炬的思想——已经在人类教育的旅程中默默烛照了二百多年,也为自己能在理念和实践中不知不觉接近了他的教育理想而庆幸。当然,同时不免要为许许多多还没有发现他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者感到深深的遗憾。
1
《爱弥儿》的开篇即引人深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上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堪……”我们很多人对待儿童的态度,采取的教育方式,往往正是卢梭所深恶痛绝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本质是对童年的呵护,是对人之为人的成长需求的尊重。我们需要清楚一点,卢梭的自然教育尊重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需要,却并非要我们在儿童教育上“听任自然”,而是要尊重儿童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但我们总是以为了儿童将来的名义,被社会的“残酷性”所裹挟,在“为未来计”的幌子下对儿童采取“强使”的办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仅仅是明白这一点远远不够,因为知与行之间的距离需要用实际行动来丈量,而不是把起点和终点都放在“知”这一端上。
我曾接手一个问题重重的班级,起初常常为孩子们与平行班的差距而焦急,结果就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教室里和我朝夕相处的是一群八九岁的孩子。直到开学近两个月时的一天晚上,隔壁班的年轻教师问我,我常表现出为孩子们的差距而纠结,是不是对孩子们的期待过高了呢?这个质疑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啊,我对孩子们的判断到底还是不知不觉地被别人的标准裹挟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平和和公正,失去了之于孩子们的同理心。我原本是欣赏卢梭的自然主义的要义的,现在却偏离了自己所欣赏的了,心中不免生出忐忑来。培养良好的习惯、态度和规则意识,与尊重孩子们内心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并非矛盾的两极,相反,它们恰恰是相辅相成的。只是,当我们眼里只有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且急功近利时,所谓的习惯、态度和规则意识就成了外在的强力,而非内在的品质了。重要的是习惯、态度和规则意识,然后才是成绩,或者说,最重要的成绩就是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态度和规则意识。正如卢梭所说的:“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养成了习惯就行了,因为习惯可以变成第二天性。”重新回归这样的常识,正是我们亟需要做好的功课啊。
2
对童年的呵护到底有多重要呢?卢梭说:“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卢梭这里所说的“野蛮的教育”到底指的是什么?显然,并非指那些常常使用“戒尺”的暴力惩罚式的教育,而是指以“为了儿童能够拥有美好将来”的名义,不考虑儿童自身的诉求,用成人自以为是的条条框框要求和束缚儿童行为的教育。而这,正是我们在不遗余力地践行着的教育。我们的确从来没有悲悯地想过,我们极可能:“弄得精疲力竭也达不到尽头;我们愈接近享受的时候,幸福愈远远地离开我们”。
儿童的生活,本应是童话般自然的生活;但是,成人拒绝儿童生活在童话和自然当中,他们以“拥有美好未来”的名义拒绝童话和自然,对童年视而不见。成人现实的眼光看得“很远很远”,儿童遥不可及,却不得不屈服于成人的现身说教和“良苦用心”。君不见,我们有多少成人不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记得一天放学前,我询问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是不是特别期待周末,他无奈地摇摇头:“每天要上三个课外班呢!”成人以自己所希冀的儿童的未来为目的,儿童以此在的自己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弱势的儿童,往往不由自主地被迫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童年。人生没有童年,这是不完整的人生,缺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注定没有幻想,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又哪来真正的幸福呢?
3
阅读卢梭和他的《爱弥儿》,不可以绕过他对“痛苦”与惩罚的论述,尤其是针对当下在学业上毫不留情地“强使”,却在身心上毫无底线地“呵护”孩子的语境中。从往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和“师道尊严”的极端,到现在唯恐稍稍严厉的批评就伤了孩子的又一个极端,我们的确需要理性的思维帮助自己理解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再来听听卢梭怎么说的吧。
“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有些人用各式各样的东西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对付,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这“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的例子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太多,然而,我们还是在用“大无私”的爱为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一个青年教师找到我,诉说班上一个家长的“难缠”。原来,一年前转入他们班的一个男孩,因为妈妈是学校家委会负责人的缘故,在原来的学校总是“优秀”,来到了新的学校,突然孩子自己发现与新的同学比起来,自己在各方面都落后很多。结果,家长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学校和班级,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注不够、欣赏不够。他们是不肯看到自己的孩子要忍受真相带来的痛苦的,他们也恰恰是伤害孩子最深的人。青年教师面对家长的质疑,不知所措,如果教师和家长都能读一读《爱弥儿》,也许就不会如此纠结了。
“体罚”与惩戒教育一直是热门话题,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孩子犯了错误,要不要惩罚,似乎不应该有什么争论,真正需要讨论的是,要如何惩罚。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什么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很生气,体罚或者咆哮,这就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因为这是教师在宣泄情绪,而非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在哪里,以后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总有教师会因为学生调皮捣蛋而罚抄N遍课文,这是很好笑的;如果学生因为耽于嬉戏而没有完成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让他放学后留下来完成,这就是让他感受“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4
真正理解卢梭的《爱弥儿》,理解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和回应的,实践性反思是我们合理吸收前人教育思想的正确方法。正如严复犯过的错误,他抨击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宣扬的“天赋自由”论,其实是曲解了卢梭的本义——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之后他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同样,《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并非让儿童回归原始的自然状态自生自灭式地成长,而是要求我们拥有同理心,在了解儿童身心需要的基础上,顺应儿童的天性,引导儿童自自然然地朝着完善人格的方向成长。
哲学家艾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尊重学生。”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悲剧皆源于院长“病毒”缺乏同理心,不肯去设身处地地理解任何一名学生;兰彻的成功恰恰是源于他的同理心,源于他主动地理解身边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将身边的人从极端功利的教育陷阱中拯救了出来。赞可夫说:“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他们所传达的观点,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或者相互承袭并发展的。
“你要知道,你(老师)的体面不在你自己身上,而在你的学生身上;要纠正他们的过失,就必须分担他们的过失;要洗雪他们的耻辱,就必须承受他们的耻辱。”卢梭在说什么呢?这就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