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聚会,几个好友同时问我:“你一直在学心理学,你俩孩子都特好带吧,是不是很听话、很让你省心?”
我默默地沉思了一会,惊讶地发现,乖、听话、懂事、省心,嗯,我从不这样要求或者教育孩子,在某些时刻,我的孩子相当有个性和有想法。
大家诧异道:“你学了那么久心理学也搞不定你家娃?”
我好奇地追问:“怎样才算搞定?”
“当然是孩子听话、乖巧、省心,情绪稳定有礼貌……”
不由得想起了今年给社区做的一场讲座,关于儿童情绪管理,讲座过程中,家长们都不约而同提到好的情绪管理就是稳定,不乱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由得感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惊人的一致。
听话,乖 ,是大人想要塑造的孩子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很简单,听话的孩子比较省心。
省心、乖巧、不乱发脾气果真是情绪管理好的表现?我不以为然。实际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有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如果我们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去塑造他们,就等于我们跟大自然的规律去抗衡。
记得,几年前,媒体曾报道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母亲是一位出色的教师,这位女生从小就特让父母省心,也很得学校老师的欢心。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开朗、乐观、好学……基本我们用来评价优等生的词汇都适用于她。她的同学碰到了什么心情不好的事,也乐于找她帮忙开导。
后来,这位女生选择出国留学,可就在她留学的第二年,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了自己青葱的生命。而在她遗留下来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她曾有过抑郁的症状。她本以为,换个环境、换个学校,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但一个人孤身在外的处境并没有给她带来改善,反而让她走到了早早生把命结束的结局。
直到抱着女儿的骨灰和着眼泪阅读女儿生前的日记,这位母亲才意识到,一直让自己省心的孩子竟有着那么多痛苦的心路历程。在悲痛之余,这位母亲选择在期末总结时跟学生和家长分享自己孩子的经历,分享自己对孩子心理的忽略……她希望用自己和女儿的亲身经历告诫家长,除了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尤其是平素时特别省心的孩子。也希望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一个小孩在本该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地疯玩的年龄,过多表现出“懂事”、“乖巧”、“省心”,那孩子往往并不是因为情绪管理好,而是在压抑自己,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迎合父母和别人。
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懂事,也不是乖巧。更多的是害怕。害怕如果不讨好父母的话就不被爱,怕自己做错了说错了什么就被会抛弃,害怕自己稍微一点儿任性行为就会破坏残存的安全感。套用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那就是没安全感,至少安全感不足。
达尔文说过:“适者生存。”那就是说,在本应该调皮捣蛋的年龄选择“懂事”、选择“让人省心”,是孩子的生物本能。当孩子发现“做自己”的后果很危险的时候,他必然会选择压抑自己、迎合父母和别人的方式求生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这辈子我都不想去“搞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