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人生
一
连续几天,阿明被折腾的寝室难安。
同样睡不着觉的还有新上任的钟凯局长。
阿明是原局党政办主任。
钟凯是原副局长。也有人称呼“凯哥”。
新上任的局长跟老局长不对眼
老局长上调县政协当副主席,副处级,虽然上位了,俗话说“九副不如一正”。
有人说,一旦进了体制,平日两件事:一张报纸一杯茶。平生三件事:混吃、混喝、等死。阿明不想这样,他有他的人生价值。
那个时候阿明只是局里一个普通的科员,平日里喜欢写点东西,大名是不是的出现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有人说是不务正业。阿明最擅长的是写故事,偶尔听来的一个个经典有趣的笑话,他都会突发奇想的编出一个个生动惟妙惟肖的故事来,故事多数幽默讽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领导一般都躲他远远的,生怕什么时候被编到他的故事里,时间久了,自然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
但工会王主席喜欢 ,用他的话说,除了能解闷,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阿明认识老局长是在一次笔会上,老局长是另一个局的年轻副局长,年轻副局长也喜欢写点东西。不过年轻副局长玩的是高雅的“诗歌”。阿明拜读过几篇,读年轻副局长的诗,时而如音符婉转的跳动、小溪的流水潺潺,让你感受到一颗骚动心在召唤。时而又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波澜壮阔,让你联想到波涛汹涌、刀光剑影。那次笔会他们聊的很投机,有点相识恨晚。
山不转水转,有一天,年轻副局长当了阿明的局长,共同的爱好,阿明便也调到局党政办,他们时常一起探讨文学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一晃就是五年,阿明也从一般科员到副主任再到主任,实现了他的所谓人生价值。
党政办主任虽然不算是什么领导,可在担任党政办主任的这几年里,阿明却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其中的待遇。
阿明自从当上党政办主任,不管是政治待遇还是生活待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开班子会议,党政办主任都要列席,除记录班子讨论的情况,有时还编《会议纪要》,因此知道的事情,比其他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自然要早、要多。生活待遇更是得天独厚,经常跟着领导跑,不同的饭局、不同的场合,场面见的多,认识的人也多,有时候自己要安排一个饭局,签个字就可以了。
至于隐形待遇更不用说了。局下属一些企业、部门逢年过节,给局长送点卡、送点土特产,一般也都先经过党政办主任,自然也不会忘记了他这一份。另外,在走村入企时,由于那些村干部、企业主都知道党政办主任是局长身边的人,相比其他科室的同志在言语、礼节上会多给几分面子,有时甚至还赶得上一个副局长。
时过境迁,自从不再担任党政办主任一职后,他也切身感受到了,这些待遇正在从他身上一点点的剥离。
二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局长在第一次班子会上就提出:要改变一下局机关的工作作风,要拿出几个重要的岗位搞个竞聘上岗。此举还得到县里某个领导的赞赏。几个竞聘岗位其中就有党政办主任岗位,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阿明的头上。当时征求意见会上,没有人持反对意见,只有工会王主席发了几句牢骚:“穷折腾啥,可别整出什么幺蛾子出来。”王主席年底就要退休了。
阿明结婚三年了,准生证也申请了三次,都没有一次用上。有一天王主席拍着阿明的肩膀说:“只要我还是工会主席,你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申请,我也只有这点权利可以帮到你。”
王主席感觉阿明做人做事实在,不像有些年轻人浮躁,满脑子“弯弯绕”。
“谢谢王主席!”阿明很是感激。王主席在局里分管计划生育。
阿明一整天脑袋晕乎乎的。
阿明昨晚被爱人赶到客厅沙发上,还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明天再不把礼送出去,以后别想进房间。
阿明在县政府办的一个老同学也打来电话:现在正是站队表忠心的时候,机会转瞬即逝,可要把握住。
新局长上任已经有二个月了。
其实,阿明并非不会送礼。他跟着老局长时,除了收别人的礼,逢年过节,也经常给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送礼。茶叶上市的时候送茶,竹笋上市的时候送竹笋,逢年过节的时候就送烟、酒,后来就送超市的购物卡,礼尚往来,在官场是一种惯例了。那个时候,阿明参与的送礼次数不计其数,也没觉得不自然。可这次送礼,阿明老感觉别扭,心里总感觉有个什么东西堵着。
竞聘开始前,新局长在班子会上就明确指示:这次竞聘上岗,要从组织层面牢牢把握,竞聘只是一个参考数据,最终结果还是要局班子研究决定,民主还要集中吗。
竞聘工作在一周前就结束了,却迟迟没有出公示。
在局机关中,很快就流传出了一份价目表。这份价目表上,标着每个竞聘岗位的价码,据说,只有给新局长送去价目表上对应的数字,才算中标。类似像招标,说是“暗标”也不完全对。
有没有这个价目表?钟凯局长最清楚。
说实话,起初他真没有这么想,在当前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也不敢想,他的目的就是想腾出几个位子来留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几个“兄弟”。这几个“兄弟”平日里凯哥、凯哥的叫着喊着,鞍前马后伺候着,他们图什么,不就是指望等自己上位了,也给他们弄个一官半职吗?自己刚刚上来又不好直接大动干戈,所以才想了这个办法,可谓煞费心机。没有想到,那几个“兄弟”在竞聘中都没有脱颖而出,尤其是那个竞聘党政办主任岗位的“兄弟”,这让他很伤脑筋。
价目表的事自然也传到了县纪委。在一次饭局上便有人提醒他:兄弟要悠着点,别局长的木头椅子屁股还没坐热就换另一把铁椅子坐。言外之意不容置疑。
新局长也感到了这次竞聘带来的烦恼。
三
送礼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凡当过领导秘书的人都深有感触。阿明在当党政办主任的几年,也颇有研究:一是送给关系一般的人,送好了人家接受了,改变了以前对你的态度,送得不好,等于送个把柄在别人手里。二是送给明明对你不感冒的人,送得好能助你飞黄腾达,送得不好能把你打入万丈深渊,一生前途毁于一旦。阿明感觉自己这两方面好像都沾边。
今天刚好是周末,阿明就早早下班回到在旧城区的家里。当时结婚,新城区买不起,就在旧城买了一套二手房。家里冷锅冷灶冷冷清清的。阿明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一眼看到茶几上有个水果篮,上面还摆放着鼓鼓囊囊的大红包,阿明知道,里面包着老婆下午刚刚用信用卡刷的两万元钱。阿明拿起来放在手里颠了颠又放下。旁边还留了一张纸条:“我今晚回娘家了,等你什么时候把礼送出去了,我再回来。”
阿明出门的时候,感觉右眼皮一直跳,就用手揉了几下。
钟凯局长住在新城的一个高档小区里,花草喷泉,绿树成荫,这里的住户非富即贵。
小区的安防设施是整个城区最好的,每栋楼都安装了防盗门,防盗门都有密码每家都自己设置不一样,只有进了防盗门才能进到电梯。
阿明正准备压防盗门密码,发现右手边上一个放牛奶的专用盒子里面摆放了几本小小的册子,是优生优育袖珍宣传手册,彩色的,花花绿绿的,大小跟一百元钞票差不多。
阿明顺手捡起来翻了翻,这要是一叠一叠的百元钞票该多好!阿明叹着气自言自语,顺手把小册子揣在了兜里。
摁下了防盗门上局长家的号码,里面很快响起了铃声。
“叮咚叮咚,有客人来了”。局长夫人拿起挂机。
“我是局党政办的阿明。”
“阿明?”钟凯皱了下眉头,心想,他怎么来了。
“要不就说你不在。”夫人道。
“等等。”钟凯皱着的眉头舒展了开来,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让他上来吧。”
很快便传出“门已开,请进!”
楼道里的感应灯一下就亮了起来。
阿明跨过防盗门刚迈进电梯,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阿明拿起手机一看,显示的是老局长的名字,心里不由升起了一股愧疚感,忙退出电梯,跟做贼似的在楼道找了一个角落,蹲下身子,把水果篮放在地上,低声接起了电话:“局长,你好。”
“阿明,你人在哪里啊?”
阿明不好回答,只好说:“快到家了。”
“出来一下吧,我调走也二个多月了,今天刚好周末,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你也来认识一下,一起来喝点,老地方。”
阿明支吾了一下,其实是不知如何回答,局长对他有知遇之恩。
老局长又补充道:“都是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后对你工作有帮助的,我知道你现在的日子不好过。”
阿明想了想道:“谢谢局长还想着我,我会来的,大约二十来分钟到。”
阿明收起了电话,眼睛直勾勾瞧着水果篮发呆了一阵子。
大约一分钟后,他又将水果篮拎了起来。
四
刚走出电梯,就瞧见了新局长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放在门把手上等他。
“局长,你好,还麻烦局长亲自开门。”
“稀客嘛,请进来。”
新局长的态度让阿明百思不得其解,和在局里一直板着脸的局长判若两人。
局长夫人给阿明倒了杯茶过来,打了个招呼就进了里屋。
阿明感觉客厅比他旧城区的屋子还大。
“阿明啊,今天怎么想到来我家了啊?”
阿明忙收回眼神往前倾了倾身,指了指进门时带来的篮子:“在局里干了这么多年,还没到局长家拜访过,今天来,一是来祝贺,也是来看看局长。”
局长表情没什么变化:“你客气了,还带东西过来。”
阿明见局长朝水果篮子看,礼包上的烫金字在灯光下泛光,局长应该瞧见了。阿明忙道:“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一点水果。”
“如果就是一点水果,我就收了,其他的东西我一概不收的,你知道,我在局里一直强调廉洁自律。”
“是是,这个我明白,以后还请局长多多关照。”阿明忙说。
接下来就是各种寒暄。
十分钟时间阿明如做针毡,既然礼也送到,任务已完成,阿明就提出要告辞。局长也没有挽留,对于阿明送的礼物,也没有查看,就送阿明出了门。
阿明刚走,夫人就从里屋出来了,拿起了水果篮子:“就一个水果篮子?”
“你看看里面那个红色的东西是什么?”
局长夫人把手伸进去,掏出来一个红色礼包,掂了掂,又用手捏了捏:“好像里面是钱啊,不是小数目,打开来看看?”
“等等。”局长忙从夫人手中抢了过来,也感觉了一下,硬硬的,像是刚从银行取来的百元大钞。
“这个礼包不能动。”
夫人眯起了眼睛:“你官当大了,倒是越来越谨慎了。”
过去夫人替局长收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怎么显得这么小心,夫人就有些想不通了。
“这跟官当得大小没关系,总之,这个钱,你不能动,也不能拆,我自有用处。”
夫人还想说什么,就听到局长拿起了电话:“陈书记啊,你通知一下,明天一早,开个会,局班子成员要全部到……时间嘛,八点半。”陈书记是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五
上午八点半后,在局长专用的小会议室内,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还有下派挂职的副局长已经坐在了会议桌上,原来还有一个副局长去交流了,要一年以后才回来,另外一个空位是留给副主任科员、工会王主席的,人还没到。
“是不是研究竞聘岗位的人选?”挂职副局长问。
“局长具体没有说,只是让我负责通知。”纪委陈书记如实说。
一会儿,钟凯手中拿了一个笔记本,端着一个茶杯走了进来。看了一下问:“工会王主席通知了吗?”
“通知了,昨晚第一个通知的!”纪委陈书记忙回答。
“来了、来了,不好意思,昨晚小舅子女儿的女儿过生日,多喝了几杯,没有办法!”王主席一进门就嚷嚷着。
局长很是不悦。
“都到齐了,现在大家都很忙,就开个短会。
局长把笔记本往桌上一丢,笔记本里像是夹了一个厚厚的东西鼓鼓囊囊的。
大家忙摊开笔记本,准备记录。
局长坐下来后,翻开了笔记本。夹在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原来是个红色礼包,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是那种送礼用的专用礼包,都印着什么“恭喜发财”、“恭喜乔迁”等等之类的烫金字。
局长抬起手,将礼包朝桌子中央一扔,没有说话。
纪委陈书记主动拿起来,见红包口封死了,他本想拆开,局长没发话,他只是掂了掂又原封不动地把红包放回桌子上。其他人也拿起来试了试手感又放下,都没有再动红包。
局长看了看大家的反应,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似笑非笑地“哼”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今天找大家来,就是为了这个红包的事情。”
局长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次竞聘岗位,局里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在昨晚,竞有人公然到我家里上门送钱,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想要在这次竞聘中得到照顾,完全没有组织纪律观念,行贿买官,严重违反公平公正原则,所以,今天还是把大家请来共同商量商量,如何处理这起恶劣事件。”
挂职副局长不但年轻更是个正义感极强的人,听到有人送钱买官,他愤怒地敲了下桌子道:“没想到,局里的干部这么不懂规矩,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对于这种行为我们一定要从严从重处理,我认为,可以定行贿,先由局纪委立案调查。”
“我们搞竞聘上岗,公平公正是生命线,否则就失去了任何意义了,既然有人敢挑战红线,违反组织纪律,就一定要严厉惩处,等证据确凿了就移交上级纪委处理。”纪委陈书记马上表态。
只有局工会主席一言不发。主席在副主任科员位子上干了十多年了是老同志了,可遇到这样的事,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会,懵的不行。
“主席,你有什么看法?”
大家都把眼睛聚焦在工会主席身上。
“我没什么看法,我的意思是竞聘工作结束一周了,局班子会议一直迟迟没有开,既然竞聘上岗,我想当务之急,还是早点把人选定出来,拖得越久,来送钱、送礼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王主席你说这句话几个意思呢?”挂职局长好奇的问。
“因为大家觉得,这当中的空档就是留出来给大家走关系送钱、送礼的啊!”主席分管计划生育工作,进局班子也纯粹是凑个人头,没有什么话语权。
此言一出,大家目光又看向了局长。
局长脸色明显不好看了。这番话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听起来都有些针对他。
“主席说得也没有错,是该解决人选问题了。”局长端起茶杯呡了一口掩盖了脸上的不快。
“眼下送红包这件事情,主席,你看看怎么解决?”
“这件事情,刚刚大家也都说了,就由纪委按照规定办理就行了,我没别的意见。”
“很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我就向大家通报一下,来我这里送钱的人,就是原党政办主任阿明。”
“啊,是他?”纪委书记、挂职副局长都惊讶道。
主席道:“这小子,长能耐了,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了?看不出来嘛。”
新老局长的关系恶劣,大家众所周知,给原领导的对头送钱,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小子也太幼稚了。”主席忍不住说。
局长也感慨道:“有些人会写点狗屁文章,就不知天高地厚,做出了行贿买官的事情。能力和品德都是一个干部的必备要素,缺一不可,如果一个干部有点能力,就不注重品德,这种干部我看不用也罢,大家说是不是?”
大家都点头。
“既然红包拿上来了,我们拆开看看,到底送了多少钱,再做处罚的决定吧。”挂职局长道。
“说的对,拆开来看看,这个红包送到我这里后,为了确保证物的完整性,我原封不动地拿来了,陈书记,你来拆吧。”
得到局长允准,纪委陈书记又伸手将会议桌中央的红包拿过来,撕掉了封口。
当他的手触摸到里面的“钱币”时,他觉得有些异样,忙掏出来摊在了桌子上。
大家傻眼了。
工会主席一下站起来,抬起袖子擦了几下眼,禁不住乐了:“这不是我们局里发的优生优育宣传手册吗?”
局长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本来还一脸严肃的挂职局长,也是一下子没有忍住笑起来:“局长,这东西,算不算贿赂?”
纪委书记见如此场面,也是哭笑不得。
工会主席晃着脑袋认真地说:“钱贿赂肯定不是,只能算是性贿赂吧。”
刚刚还大放厥词的钟凯局长,这些也大跌眼镜,竟然说不出一句话。
这小子也真他妈的会折腾。工会主席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