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微博视频,是我关注的行动派琦琦在国外观看艺术馆的视频,除了拍摄一些名家的画作,还采访了书法家朱敬一先生。
在回答如何看展这个问题上,朱敬一先生说:我觉得他最好的方式,就这个美术馆,找一个角落静静地呆下来,能睡觉的话睡一觉。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理解这些东西,一旦这样你就输了。因为一件艺术品,它本身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我们理解我们自己的一个介质而已,不要把它看的高高在上,无与伦比,一旦这样你就输了。你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件艺术品,如果能够勾连起你自己的内心,勾连起你的曾经的往事,它无论是用结构也好,用色彩也好,用一些你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也好,那它才跟你发生关系跟你发生关系的艺术品,对你来说才是艺术品,不是所有挂在美术馆里的东西,挂在博物馆里的东西,对你来说都要一个一个前去理解,没那个必要。你要的是,感受你当下的情绪,感受你在此时此刻此地的一些感想,就可以了。
想想我还没看过展,遗憾。但是,看博物馆的时候确实有睡着过。
我想艺术品德欣赏应该有想通之处,朱老师应该说的是本质上的问题。
走近书店,或是图书馆,要么在喜欢的区域停留,要么在好奇的区域徘徊,不必焦虑于看不完所有想看的书,也不必纠结于书的销售排名和读者评价,主要是看自己想不想读,该不该读,重要的是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
看电影也是。总觉看着的时候,笑了、哭了、惊吓了,才算过瘾,要不就是压抑的不行,好长时间才走出来。
旅行也是。相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感受,或者无感。但是,用眼看比用手机摄像头看真实点儿,更容易感动。人生第一次被风景感动,是家乡学校后面的池塘边,我看见红的如鲜血似的夕阳在树枝上,注意,不是变质的血,那个太阳,我望了好久。
听歌也是。慢歌,快歌无所谓,民谣,流行,摇滚也无所谓,听到心里去了就行。现在在听草东没有派对的《鬼》,“是为了谁而流眼泪”?他的歌有生命力,感觉要亲自唱出来的话,肯定是那种活得淋漓的感觉。
现在感觉还行,平淡平凡希望不平庸,有人爱,有事做,有所牵挂。
继续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