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最核心的技术是啥?当然是发动机。汽车能跑多远、跑多快,百公里提速几秒,都是发动机说了算。
对于燃油车来说,发动机就是其“心脏”;而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这个“心脏”就是电池。
目前,新能源车主要有两种电池,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含锂;另一种是三元材料电池,含有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
这俩电池有啥区别?简单来说,各有优劣。
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大,总里程更长,缺点是有安全隐患,前两年特斯拉就经常自燃起火;同时还成本高,因为钴很贵。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较小,总里程短;但优点是安全、成本也低。
原本,电池主流技术是磷酸铁锂电池。2005年,比亚迪就造出了第一款磷酸铁锂电池,很快抢占市场,成为国内电池“一哥”。
但前几年,国家为了扶持新能源车,使劲撒钱补贴,买一辆车补贴几万,具体金额根据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而定。
简单来说,如果买三元锂电池的车,补贴就多;买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补贴就少,自己就要多花钱。
这么一来,三元锂电逐渐占了上风,宁德时代就凭着这股东风,很快超过比亚迪并成了全球电池“一哥”。
而比亚迪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逐渐被宁德甩开,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但这两年,江湖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①、补贴力度减小,三元电池不再占优势;
②、安全问题成了舆论焦点,毕竟被特斯拉着火吓怕了;
③、成本和环保。随着补贴退坡,成本成了电池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三元锂电的正极材料为镍钴锰(NCM),其中的钴特别贵,这两年更是水涨船高。
另外,钴对环境的污染很大,也让很多车企心生犹豫。
去年,比亚迪搞出了“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新技术),将电池安全性做到了极致,曾经落后的比亚迪正在奋起直追。
电池的两条路线,就像当年的“楚汉之争”,目前激战正酣,难分胜负。
连续几天,终于将新能源车产业链聊了个大概,大家觉得怎么样?觉得不错的话,就给强哥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