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记忆里的味道

                                                      醇味私房手作出品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朋友告诉我前两天嘴馋去超市买了几个粽子,吃了一个粽子,感觉特别咸,一点都没有想象中的好吃。后来又吃了一个,又感觉特别淡,没有一点味道。儿时的那种粽子的美味哪里去了呢?

醇味私房手作
记得以前在家里,快到端午节时,人们总是早早地买好粽叶,放在水里泡着。等到端午那天,一家老老少少便开始包粽子。先把洗净的粽叶两三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然后把洗净的糯米放进去,用绳子扎紧,一个简单、漂亮的粽子便包好了。通常,在糯米里会加一些红枣,或者放一些白糖。那时候,是舍不得加肉和蛋黄的。因为对我们来说,纯糯米做的粽子都好吃,滑嫩柔软,回味甘甜,哪里还会要求加这个馅、加那个馅呢!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
粽子从遥远的春秋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形式未发生过大的改变,只是口味一变再变。

常见的粽子有肉粽、蛋黄粽、咸肉碱水粽、蜜枣粽、豆沙粽等等。由于南北饮食差异比较大,一碗豆花都能引发一场大战,所以甜粽派与咸粽派也是“逢节必战”。

其实不管是甜是咸,不一样的味道,都有着一样的情怀。

醇味私房手作

现在粽子品类丰富的很,各种包装华丽,价格昂贵的屡见不鲜,但最美味的还是自家包的那个小粽子。而最近我吃到醇味私房手作的蛋黄鲜肉枕头粽一口就回到了小时候。

里面有一味叫“儿时记忆”的东西,记忆里的味道是无法匹敌的,那是经过岁月浸染后的滋味,是对最好岁月和家乡的留恋。
醇味私房手作
记得小时候,外婆包粽子时候总要在旁边围着,看着她把雪白的糯米装进带着清香的粽叶里,再放上各种馅料,卷起粽叶,用马莲绳扎紧,然后就可以入锅煮了。
等粽子出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出锅后也总是迫不及待的要吃到第一个。
小小的粽子,糯糯的,香香的,让家人最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
如今我们已长大成人,过往很多的东西都渐渐成了记忆。但家乡每年到端午时节插艾草、包粽子的习俗一直沿续下来。

那淡淡的粽香交织着浓浓的亲情,将一直芬芳在我们与家人相聚的岁月里,拂之不去。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
端午节的粽子,舌尖上的故乡,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2000多年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情感。

醇味私房手作

醇味私房手作,记忆里的味道

                                            端午季,欢迎各位品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