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模仿;习,练习。记得第一次课堂上,是这么说来着的。学习的本质就是模仿,刻意练习。
这一节课,核聚老师讲了英语和数学的学习。这一节课,我整整记录了12页笔记。说实话,真的很累了,很想睡觉了,但是还是要坚持下。
虽然记录完毕,但是还没有好好消化。大概理解下,老师就是从世界顶级大师的学习方式入手,来向我们展示这个极简的学习模式,那就是学会(下)一个,知道如何学会,回顾不忘,类推。
以下再次记录下这两种学习模式:
英语学习:
1、选择优秀的文章背诵,具有永久价值,不枯燥,历久弥新。
2、拆成单个句子,复杂句子拆分成短句。
3、循环往复,循序渐进地背诵,默写。
4、理解文章含义。
5、背默下一句之前,把以往所学背默一遍,遇到卡顿错漏,重复背默。
6、直到这些文章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随意调遣使用。
数学学习:
1、基本概念、定义背熟;
2、能独立推导出来一切可以推导的,独立推导熟练;
3、相关感悟、弄懂的装进进步本;
4、反复重做、标注,达到不忘,熟练;
5、回顾往复,循序渐进,用前面的知识理解后面的,反之亦然,融会贯通。
我觉得,这两个学习,都是遵循老师前面几节所讲,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百分百掌握,真正逐个击破,稳固搭建高楼。关键,就是真,求真。假学,就是学了忘,背诵了忘掉,推导一次会了,下次还是遇到错误。那其中就是某个细节自己没掌握,如此循环往复地学习,不管是背默还是感悟记录,都是求真的过程。真懂,环环相扣,环环相通,否则一团乱麻。
英语属于语言学习,语言的高境界,就是表达的内涵,语言的优美意境深邃,发人深省。不同文体的语言,散文诗歌小说议论文等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语感又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因而背诵优秀文章直到变成自己的肌肉记忆,那就向大师的水平靠拢了。而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就是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从定义到推导到回环练习,都是锻炼数学思维。不论是英语还是数学都是抓住这两个学科的思维本质在学习,因而能快速提升。
反观学生时代的自己,真的是乱了。昨天叫小外甥学习乘法,为了求真,就是不断从公式定义入手,直接用咸梅演示,用语言表达(其实就是出题思路了),然后不断变化方式,他从一头雾水,不情愿,到后面基本弄懂,越来越熟练,让我第一次尝试到这种回环练习取得的效果。当然,这只是半个小时的试水,小外甥还需要不断巩固。
基于自身学习,我是英语渣渣。现在教小孩子也是渣渣。问题就出在了,这些句式没有牢记,没有完全掌握,背默,而且每次都要回看前面学习的,达到不忘,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场景,就能脱口而出地教小孩子了。另外,好文章真的非常重要。孩子学习了小猪吃的饱饱儿歌,他内化后,会时不时地拍着肚子说吃的饱饱,咋地咋地。重复对于孩子尤为重要,他的闽南语、普通话、英语学习就是该找优秀的文章,然后弄懂的展示给他,不断回顾练习直至消化,遇到相应的场景鼓励表达,相当于不断强化他的这块肌肉记忆学习。
同时,我也反观了自己诸多方面的学习,真的都是没有百分百搞懂。老师昨天的百分题目,让我很汗颜。虽然,我特别认真,一直也认为自己最喜欢的领域下苦功夫,但是并没有达到百分百的结果。完美主义,用在学习上特别合适。用在生活或者别的,那就可以放宽,总之知识,是要百分百。我也明白,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于百分百的领悟也各有高低,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回顾,认知总会不断迭代更新。
对标的人物大J,每次学习任何一个新概念,总是要揪定义,这也是数学思维模式,终于明白他的底层意义了。如果连定义是什么,哪里来的努力方向和对照标准呢。
总之,这个核心算法的底层逻辑,适合各种学习,包括知识或者技能,只不过知道如何学习这个环节是随着领域不同而变换方式,找到适合的乃至最优的,一路升级打怪,心里有底。
作业:
你最成功的模仿经历是什么?
最近比较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参加声音训练营的决赛,那也是不断不断的刻意练习,并且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总决赛成绩虽然不是最好,因为综合了镜头呈现、肢体语言等,但是单纯在声音上的表现,老师跟我说在他心目中我是第一的。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一年左右,在我心里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总之,就是对标老师的课程,不断学习模仿,不断学习模仿。虽然那次是最印象最深刻,但是回想起来,依然没有达到百分百,基于声音基础不是特别牢固,声音如何自由切换等,语言最终表达会受限,因此还是回到地基问题。要再不断去揪定义,并且实践中每个细节都要做到位,才能随意切换各种声线。